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同”心战疫!“仁”间有爱!北京同仁堂医养集团酒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时间:2022-04-20 19:26:02

 

来源:中国网财经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2022年4月3日晚至18日,朝阳区酒仙桥地区5个社区、36个网格化片区因疫情实施管控,作为管控区内唯一一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北京同仁堂医养集团所属单位酒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酒仙桥中心”),按照朝阳区卫健委、酒仙桥街道工委的统一部署,在同仁堂集团党委、医养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迅速集结,连续“作战”16个日日夜夜,较好完成封控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获得上级单位和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集结

4月3日22时,古都北京,夜阑人静。

医养集团酒仙桥中心副主任窦欣刚刚整理完工作数据报表,一个来自朝阳区卫健委的电话使她神情微变,挂掉电话,窦欣立即电话通知中心所有员工第一时间启动防疫模式!同时确定疫情防控工作名单,分配工作小组任务。

会议完毕,集结!

“收到!”

“收到!”……

抗疫工作对无数次奔赴在抗疫一线的酒仙桥中心医务人员来说,早已千锤百炼,尽显从容。中心全体62名医务人员在半夜12点前迅速从家中赶赴至酒仙桥中心,自觉迅疾地穿好防护服,备好监测工具、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物资,20分钟内集合完毕,应急小分队第一时间奔赴疫区进行核酸采样、转诊转运阳性病例及密接人员等疫情防控工作。

风骨

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医务工作者的风骨。

医养集团酒仙桥中心医务人员在本次抗疫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涉及配合对酒仙桥街道管控区域中的5个社区、36个网格点、3.5万人的环境进行采样、流调、消毒、救治、院感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核酸采集和人员转运、现场管控等方面。

“时间紧、任务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只有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首都市民健康。”中心党支部书记侯连龙带领中心党员始终奋战在最前线,中心副主任延锋、党员尹霞负责就医保障组工作,及时研判协调就医工作;党员石磊、王文刚连续48小时线上联系对接工作,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4月初,北京寒潮和闷热天气变幻莫测,酒仙桥中心的医务工作者采样时,长期暴露在室外,严实的防护服导致大量出汗,豆大的汗滴不断侵浸着全身,十分难受,而酒仙桥中心医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天穿上防护服持续工作长达18个小时。

酒仙桥中心的一些女同志皮肤过敏,长出许多小疹子,十分痛痒,就像蚂蚁在叮咬,但是在穿防护服的情况下,既无法透风透气,又无法挠,只能硬扛着。

“这几年穿的次数多了,我们早就‘抗痒化’了!哈哈。”护理部主任于海敏幽默地说。

中医

医者仁心,心系患者,志在传播。

“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医药可以有效降低疫情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对控制疫情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带状疱疹疼痛西药无太大疗效,我们及时给予了中医药治疗,效果非常好,老百姓均称赞中医的神奇,根治不伤身。作为同仁堂人,我们有丰富的中医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诊疗服务,进一步向老百姓传播了中医药文化。”延锋说。

“我以前对中医是抱有成见,因为以前我哪儿痛吃点消炎药很快就好了,比中医短平快,因此一直拒绝中医的治疗。但是这次隔离期间,在酒仙桥中心非药物治疗科几位医生的指引下,接受尝试了中医推拿治疗,现在走路竟然比我以前要平稳很多,而且腿部肌肉有劲儿多了,证明推拿是绝对有效的。所以我相信,咱们国家的这个‘大宝贝’(中医)要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特别是像我医养拒绝中医,对中医不信任的人,让大家切身去尝试一下!”管控区的周大爷说。

侦探

封控一区域,守护一城人。

环境采样是疫情防控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医养集团酒仙桥中心副主任刘芳带领大家对酒仙桥二街坊进行“地毯式”检测,因为酒仙桥二街坊属于平房区、筒子楼、单元楼相互交织为主区域,加之深夜照明条件差,温度低、房子位置错综复杂,导致采样工作异常艰巨。酒仙桥中心的医务工作者们穿着笨拙的防护服,有序行动,细致有加,门把手、扶梯、按键、衣柜、窗帘、烟灰缸、开关、卫生间……一个都不能少,绝不放过任何角落。

“仰脖伸腰”“爬上爬下”“匍匐前进”是酒仙桥中心医务人员的取样状态。久之,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腰酸腿疼,部分同事本身的腰椎、颈椎、膝盖就不好,疼得直不起腰。

“大家就像福尔摩斯中的大侦探一样,在灯光下细致入微取样集采,我觉得做医疗工作的必须要多练练瑜伽,不然真吃不消。”中心化验室主管田新说。

耄耋

以医者之名,不问西东,只问初心。

为封控区居民健康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是本次酒仙桥中心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之一,此举极大缓解了封控区域内居民的就医焦虑。

“为更好地提升服务,我们打造出四个医疗保障工作环节:①线上就医咨询初诊→②线下巡诊上门入户→③外出就医研判会诊→④转运车辆定向服务,此举得到了朝阳区区委、朝阳区卫健委的肯定并建议在全区推广。”酒仙桥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陈鹏书记说。

而以“90后”“00后”为主的酒仙桥中心医务队伍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耄耋老人、酒仙桥中心退休返聘职工——石香儒医生,他与大家一样,医无私,心无畏,和大家奋战在一线。

封控区的部分病人需要拆线,石香儒作为酒仙桥中心唯一位能够拆线的外科医生,在年轻同事的陪伴下,亲自要求提供上门拆线服务,碰到无电梯的住宅楼,石香儒一步一步地爬上楼梯,到达患者家中后,来不及歇息喝口水,先解决患者问题。此举深深感动了患者,更激励了年轻同志接续奋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石香儒的人生态度,他说,山是静的,水是动的,要做好一名仁医,就要真正能把心静下来,在名闻利养,诸多诱惑面前岿然不动,有底线与操守,有值得骄傲与尊敬的三观,这与同仁堂“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的朴素价值观,在本质上不谋而合,这样的境界使80多岁的石香儒思维敏捷,鹤发童颜。

急救

“你们在这,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4月16日下午,管控区一位70多岁的老人被足球绊倒后撞墙,直接躺地,神志不清。危急时刻,中心副主任窦欣和中医科医生邹爱云第一时间带着抢救包、心电图机跑步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抢救,此时患者意识模糊,窦欣联系120急救中心进行病患转运工作,并为其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包括血压、心率、瞳孔对光反射等,询问了患者的既往史和家族史。邹爱云测量了病患的血糖与心电图,同时与患者沟通交流,舒缓她的紧张情绪。经邹爱云检查,该老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血压稍高、血糖正常,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

120急救车到达后,邹爱云向急救医生详细说明了患者的发病情况、生命体征及诊疗过程,并将诊疗记录交予急救医生。此时该患者自诉症状已经减轻,站内医护人员同急救人员一起将患者抬上急救车转至附近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诊治。

“如果不是你们的及时救助,我妈的生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你们在这,就是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患者老人的子女感谢道。

求药

白衣执甲,使命必达。

为方便管控区居民诊疗用药,酒仙桥中心开设两条医疗线——“线上就医咨询”+“线下代开药”。“线上就医咨询”确保了第一时间及时回复居民就医、购药、医疗咨询等需求。线上医疗问诊后,及时联络线下医生在第一时间开出处方购取药物,并组织社区志愿者送药到家。

酒仙桥街道居民李某,同时患有肝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几种特殊药物维持,一旦停药缺药,会有生命危险。但是隔离期间,这些药物采购只能由酒仙桥中心医务人员帮忙购买。

酒仙桥中心医务人员带着李某的处方单及卫健委开的介绍信,奔赴各医疗口帮助患者排队挂号买药,但有些特殊的药很难买到,便通过各种渠道查询。

“李先生的一种特殊药,在距离我们30多公里外的一所医院找到了,连夜送到病人身边,确保了病人的安全和健康。”零零后中心护士连欣说。

樱花

千里同心,一江连心。

管控区绝不是一座孤岛,酒仙桥中心医务工作者绝不是孤勇者。酒仙桥中心的背后,有着同仁堂集团、医养集团和各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酒仙桥中心的医疗工作者身边,是同仁堂集团万名员工,大家像北京的樱花一样,紧紧簇拥在一起,绚烂美丽。

为了打赢不能输的战“疫”,北京市政府、朝阳区卫健委、同仁堂集团、医养集团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提前谋划指导相关工作,送来大量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多方力量汇集,流淌至封控区最深处,直抵抗疫最前线。

4月18日18点管控区解封了!玉渊潭的樱花也开了!

4月,从来没有哪个春天,让北京同仁堂医养人如此期待。北京如约绽放的樱花,与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大白”,及甜中藏香、闻之沁人心肺的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一道,展现着勃勃的生机,满怀着浓烈的希望。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案正在写就。坚韧不拔的北京同仁堂医养人,使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坚如磐石。一次次的疫情防控工作再次证明了——医养人秉承同仁堂353年“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初心、使命、精神,弘扬“责任、担当、创造”的新时代同仁堂精神,展示出“同”心战疫的决心和信心,“仁”间有爱的格局和力量!(以上图片为北京同仁堂医养集团提供,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