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 北斗规模化应用进入发展快车道

时间:2022-11-05 10:04:03

 

来源:中国证券报

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并解读了主要内容。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星上300余类、数百万个器部件实现全部国产。北斗系统进入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约4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多家北斗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迎来上涨。截至11月4日收盘,合众思壮、和而泰、北方导航等公司股价涨幅超过3%。

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号开通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服务性能世界一流。实测表明,北斗系统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米,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白皮书显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其中,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三种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四种区域服务。

冉承其称,北斗全球系统从星座构型、技术体制和服务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设计,技术先进,功能强大。“北斗系统对外承诺的服务指标是10米定位精度,目前定位精度已经实现5米甚至更优,在局部地区可以达到2-3米。北斗授时精度对外服务的承诺是20纳秒,现在可以提供10纳秒授时精度。”

据介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具备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或者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已经为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亿用户提供北斗加速定位和北斗高精度服务,总服务次数达到2万亿次,日服务次数接近30亿次。

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冉承其表示,北斗规模化应用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北斗相关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约4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在做强产业生态方面,白皮书指出,北斗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北斗+”和“+北斗”新业态,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

北斗系统已深度融入信息基础设施,广泛进入交通、能源、农业、通信、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实现降本增效。通过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设备等应用产品,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于绿色出行、外卖送餐、健康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

冉承其表示,截至今年6月,北斗终端数量在交通运输营运车辆上超过800万台,在农林牧渔业领域达130余万台,北斗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

冉承其介绍,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的标准配置。2022年上半年,在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货量超1.3亿部,占上半年出货总量的98%以上。此外,深圳、重庆、天津等8个城市开通了车道级北斗导航应用。“下一步,我们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向全国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务。”冉承其说。

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对于北斗2035年前的规划蓝图,白皮书介绍,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白皮书称,要建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中国特色北斗系统智能运维管理体系,突出短报文、地基增强、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性能,拓展服务功能,形成全球动态分米级高精度定位导航保障能力,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同时,推动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多样的公共服务产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丰富应用场景、扩大应用规模,构建新机制,培育新生态,完善产业体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造更加完整、更富韧性的产业链。

对于未来下一代北斗系统,冉承其介绍,将考虑把低轨的星座纳入进来,构建一个高中低轨的导航星座,同时与移动通信、低轨通信等技术融合,形成一张高精度、高可靠、强大的时空网。

冉承其表示,已经安排备份卫星的投产或者研制计划,计划明年发射3-5颗卫星,进一步强化星座,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