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8月CPI同比上涨2.4%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

2020-09-09 16:17:00

 

来源:互联网

8月CPI同比上涨2.4%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我国CPI重回下行通道引发市场的关注: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CPI在1月份同比上涨达到5.4%的高点后持续回落。然而,虽然6月、7月CPI仍继续处于“2时代”,但跟5月份比较,暂停继续下行,并且已连续两个月上升。不过,8月CPI又重回下降的通道。

未来CPI涨幅或将稳中有落

对于8月份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9月9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因为猪肉价格涨幅回落明显,8月猪肉价格上涨52.6%,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33.1个百分点;同时,翘尾因素明显减弱,8月翘尾因素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上半年。”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也分析说,“整体上,8月以来食品价格涨势减弱,周频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先升后降。猪肉价格环比走稳,同比涨幅显著收窄。7月食品价格上涨与南方大面积水灾有关,8月中下旬得到缓解。另外,8月翘尾因素下降0.7个百分点,缓解当前CPI同比上涨压力。因而综合以上因素,8月CPI同比涨幅出现收窄。”

记者注意到,猪肉价格一直备受市场的关注:官方数据显示,8月份,从环比看,猪肉供给有所改善,但需求持续增加,价格仍上涨1.2%,涨幅回落9.1个百分点;而从同比来看,受去年对比基数影响,猪肉价格上涨52.6%,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33.1个百分点。

并且在业界看来,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可能有限。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一方面,供给恢复速率已显著好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猪肉需求虽已显著回升,但难以强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今年已累计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30次,且今年猪肉进口数量一直保持高位,额外的猪肉供给亦有助于稳定猪价预期。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谭卓也表示,洪涝影响已显著消退,8月后洪涝对蔬菜价格的冲击大概率有所缓释。而猪肉供给大概率维持回升态势,猪肉价格也大概率趋于回落,并带动 CPI 中枢下行。

在翘尾因素上,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称,“据测算,在8月份2.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CPI的走势,范若滢对记者表示,“预计未来CPI涨幅仍将继续收窄,全年呈‘前高后低’走势。”

据范若滢解释说,这主要源于考虑到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链持续恢复以及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猪肉价格将持续处于下行通道中,此外未来翘尾因素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弱。

徐阳也告诉记者,“预计9月份CPI涨幅会稳中有落,但在四季度中,不排除有单月涨幅逼近3%的可能。同时,7月CPI涨幅出现小幅反弹,不改下半年物价逐步回落的大趋势。虽然涨价因素可能带来同比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按照季节性和基数效应推断,CPI同比将逐季回落。”

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记者注意到,PPI同比降幅也继续收窄。官方数据显示,从同比看,PPI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在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5.2%,收窄2.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7%,收窄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5%,收窄2.1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扩大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8.0%,扩大0.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6%,扩大0.1个百分点。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7个百分点。

对于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范若滢对记者说,“这是因为首先,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升,需求持续改善对PPI形成较强支撑。其次,在经过前期油价暴跌局面后,国际主要产油国已纷纷减产,国际原油价格企稳回升。”

她还预计,“未来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全年呈‘U型’走势。”

在政策走向上,范若滢对记者指出,“CPI回落给予了我国货币政策较大的空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趋势向好,经济社会轶序不断恢复,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化取向和直达实体经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