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完毕 过半资金已落实项目

2020-08-10 09:48:00

 

来源:互联网

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完毕 过半资金已落实项目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作为特殊之年采取的特殊之举,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进度备受市场关注。按照财政部的安排,7月底特别国债将全部发行完毕,而1万亿元特别国债也将以“直通车”的方式直抵市县基层。

8月7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人民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7月30日,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已经全部发行完毕。其中,已有5105亿元落实到24199个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记者从多位财税人士处了解到,随着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的顺利发行,为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特别国债产生的利息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本金则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偿还,从而推动财政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确保财力下沉

“要确保财力真正下沉到基层。”对于特别国债的作用,刘昆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他介绍,今年7月初,扣除省级按规定留用部分后,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至市县基层。截至7月30日,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发行完毕。

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特殊政策,1万亿元特别国债最终能否直达基层,一直是地方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相比分配办法、资金规模等问题,地方政府更关心特别国债的资金监管力度。“在地方财政吃紧的当前,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地方稳增长所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这是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的一个表现。”

据了解,为保障抗疫国债顺利发行使用,财政部制发了《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其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分配办法、下达流程、资金监管等要求,为地方分配使用提供了基本遵循。

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目前省级财政部门正抓紧细化分配方案,以确保资金迅速直达基层。

一位地方财政系统人士评价称,这说明中央更多是希望通过特别国债带动地方更大的投资热情,预计三季度开始,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会出现一波上行的行情。

8月6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下降较多。其中,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

随着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从4月起,收入累计降幅逐月收窄,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但同比看,收入方面下降幅度较大。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国债将采取科学分配资金的方式,根据各地2019年财力总量和减税政策对财力的影响两项因素进行分配,并对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2.8%,其中安排特殊转移支付605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落实“六保”任务,以应对执行中的不确定因素。

同时,财政部还加强库款监测,按日实施重点市县工资保障监测预警,督促指导省级财政规范有序调度资金,切实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要;对违法违规挪用“三保”资金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处理到人。

区县产业项目

在完成特别国债的发行工作后,资金投资领域的扩围也让地方有更大的财权。

发改委下发通知称,允许专项债及抗疫特别国债支持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其中指出针对公益性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抗疫特别国债予以投入,符合条件的可通过中央财政性资金予以支持。

市场人士分析,受此影响,作为公共设施直接承建人的区县城投企业,或因政策利好因素加持,使得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当前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区县级地方政府承受的经济财政压力明显上升,部分县城的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问题也持续暴露。

在此背景下,发改委发文明确指出,支持县城产业平台发展的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将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进行融资,或有利于相关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助力地区产业发展升级。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认为,特别国债为公益性较强的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县城城镇化相关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渠道,减轻项目资金到位压力,缓解基层政府财政矛盾。

在她看来,以特别国债的方式解决资金压力,有助于提升基层经济的“造血能力”。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特别国债将直达基层地方政府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同时专项债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实施积极财政的重要抓手也不断向重点基建领域倾斜。

根据中诚信国际的预测,年内或有更多促进区县产业平台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陆续开工,预计从事市政和园区建设的区县级城投企业也因此会承接更多重点项目。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