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银行加码跨境业务 内保外贷风险暗藏

2021-08-07 11:37:08

 

来源:互联网

银行加码跨境业务 内保外贷风险暗藏

随着金融机构国际化和企业“走出去”,派生了许多外汇业务,同时也暗藏了一些风险。

5月4日,根据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了24起外汇违规案例,其中,有10件案例明确点出了银行机构的问题,违规办理内保外贷被点名5次。

如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韩亚银行(中国)天津分行在办理内保外贷签约及履约购付汇时,未按规定对债务人主体资格、交易过程中的货权流转情况及相关交易背景进行尽职审核和调查。外管局称,该行上述行为违反《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第十二条及第二十八条。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没收违法所得36.6万元人民币,并处罚款200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结售汇业务3个月。

在采访中,《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对银行而言,内保外贷等业务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且能获得保证金形成的资金沉淀,但要注意贸易背景真实性。

不过,某国有银行从事国际业务人士表示,随着中资银行网络在国际进一步铺开,有助于银行对“走出去”企业资金流向进行监控,减小风险。

某城商行风险部人士告诉记者,内保外贷业务主要是银行为境内企业进行担保,以便在境外进行贷款,但也因此使得企业“走出去”后银行很难掌握贸易真实性。

“此前银行比较愿意做内保外贷业务,是因为借此业务既可以通过开保函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又可以获得一笔存款,获得资金沉淀。”某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开展内保外贷业务,主要是为了增强客户黏性,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但最近监管部门对此业务监管趋严,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开展该业务的积极性带来了影响。

关于内保外贷业务,2018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肯定道,内保外贷是比较具体的一项资本项目管理业务,从2014年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改革以来,内保外贷业务呈现比较快速的增长,在改善我国企业境外投融资政策环境、丰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近年来,这个业务出现了新趋势和新问题。王春英举例道,一是部分企业利用内保外贷方式规避其他监管部门的管理,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相关部委完善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部分境内机构利用内保外贷的方式境外融资,并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规避相关部门境外投资管理的现象;二是部分银行合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能够切实履行跨境担保外汇管理中关于真实性、履约倾向及还款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审核要求,部分银行的审核流于形式,监管在检查中对此都做了纠正。

针对这些问题,王春英说,监管重申了银行在内保外贷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履行的义务,包括对当事人主体资格、资金用途和交易背景、第一还款来源及履约可能性等方面的审核,加强对担保物的审核,建立履约风险定期评估制度等。王春英表示,虽然监管层加强了对银行做这方面业务的要求,但政策没有改变,仍然会积极支持包括银行和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开展真实、合规和合法的内保外贷业务。

上述国有银行从事国际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在境外缺少机构布局的银行而言,开展内保外贷业务后,银行很难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银行无法及时跟踪企业经营状况,给银行风控增加负担。“现在许多银行逐渐增加境外机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该行掌握企业在海外资金流情况,有助于开展内保外贷业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