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预减超八成 神州泰岳“四轮驱动”谋转型
上半年净利预减超八成 神州泰岳“四轮驱动”谋转型
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泰岳”,300002.SZ),在2007年开始外包飞信的研发运维工作,成为飞信的“大管家”。但随着飞信的“销声匿迹”,神州泰岳在“去飞信化”路上,逐步将业务从核心的ICT运营管理拓展至手机游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领域。根据神州泰岳的公开消息显示,其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包括上述业务在内的“四轮驱动”模式。
7月14日,神州泰岳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其2017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至4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2.446亿元的净利润下滑97.96%至83.65%。7月17日,神州泰岳股价跌停,报收于7.35元,市值为144.14亿元。
随着创业板业绩披露完成,7月17日,创业板指下跌5.15%,创出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包括神州泰岳、绿盟科技等在内的200多只个股跌停。“创业板在整体挤泡沫。创业板估值过高,很多公司在玩资本游戏,并没有真实成长。”投资人史先生表示。
对于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下滑,神州泰岳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张黔山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半年业绩下滑更多涉及到季节性项目验收进度问题,此外随着公司整体业务架构的不断调整,公司会有大量投入。从管理层来看,2017年神州泰岳给内部下的KPI也是稳增长的KPI,目前从神州泰岳布局的几个业务点和已有的实施项目来看,全年业绩同去年相比应该是趋稳的。”
ICT不再是“舒服”的市场
神州泰岳2014~2016年的半年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99亿元、1.110亿元、2.446亿元,同比增长率依次为-18.15%、-49.51%、122.91%。
2016年上半年,神州泰岳回购注销了应补偿股份而相应计量的非经常性损益1.67亿元,对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较大。对于全年业绩而言,神州泰岳ICT运营管理业务的项目总体平稳,项目验收会相对集中在第四季度。雪球某投资人表示,“依据目前公开信息来看,今年想超去年的业绩很难,可能持平或略少。公司经营基本稳定,未发生大的变化,包括向好和向坏的变化。”
张黔山接受采访时一再对本报记者强调,神州泰岳会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策略。在2016年,神州泰岳推进“2+2”业务战略模式。一方面着力加强ICT运营管理业务板块的项目扩展与盈利提升、加强手机游戏业务板块的新游戏推广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通信技术应用,为未来的明星战略业务市场落地做准备。
神州泰岳从事ICT运营管理业务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所谓ICT运营管理,是信息业(IT)与通信产业(CT)的统称,简单来说是通过软件、服务的方式帮助客户提升他们ICT网络的运营效率、质量,涉及到网络管理、信息安全、流程管理、网络优化等等诸多命题。
数据显示,2016年整个ICT运营管理业务占神州泰岳整体营业收入的80.72%。ICT运营管理主要客户集中在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尤其是电信运营商,电信行业客户的比重大致在70%~80%。近年来,由于运营商也受到互联网OTT冲击,业内人士认为作为运营商下游的神州泰岳等企业,日子并不会好过。
据了解,神州泰岳四五年前在个别业务线上的人均利润能做到20万元,但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行业的平均值在下降,ICT运营管理人均利润在五六万元左右。
财报显示,神州泰岳2013~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19亿元、6.33亿元、3.51亿元、5.07亿元,利润规模浮动不是很明显。同国内很多传统行业相似,ICT市场比较容易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ICT市场不会是一个让你特别舒服的市场,要想保证人均销售额,需要开源节流、精细化管理等,这与行业特征相关。”张黔山说道,“但随着ICT网络越庞大、越复杂,就越需要进行运营管理,这个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的、刚性的市场。”
与2C行业不完全一样,2B行业发展空间相对来讲会存在天花板或有一定瓶颈,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纵向打破这种瓶颈,另外一种是横向地围绕信息技术延展相关领域。
由于国内创业板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要求比较高,“如果只是停留在原有的业务点上,很难保持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张黔山说,“所以我们要聚焦信息产业做相关多元化。”自2009年上市以来,神州泰岳一直在围绕信息产业不断尝试布局新的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