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会议仪式根深蒂固 标记季节的变换

2015-06-05 11:11:00

 

来源:

下个月,我将前往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参加一年一度的时事会议阿斯彭理念节。你或许会觉得这没什么好惊讶的。如今,专家、政治人士、学者、高管和像我这样的记者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参加会议——阿斯彭理念节、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洛杉矶的米尔肯研究院全球会议以及数不胜数的其他会议。

会议已经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仪式,以至于你可以通过这些会议来标记季节的变换。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我和其他数百人飞赴阿斯彭其实是一件相当怪异的事情。与会者讨论的一个重大主题是互联网正在颠覆商业世界。数字化的颠覆作用已经改变了媒体、零售和工业领域的运作方式,还正在波及医药业和政府。

这本应暗示着颠覆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能瞬间在线互联的世界,我们本应无需飞到任何地方。我最近在一次会议上遇到克劳斯?施瓦布,这位世界经济论坛的勇敢创始人预测道,这一数字化的颠覆进程来势如此凶猛,不出几十年,现在这种形式的会议业“将不复存在”。他说:“我不知道将来的会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与现在不同。”

奇怪的是:如果你问施瓦布,会议业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你会发现这个行业似乎根本没有被严重颠覆——远远谈不上。过去5年,世界经济论坛的收入跃增了40%,至每年近两亿瑞士法郎,企业高管看上去非常热衷于参加达沃斯会议,因此咬牙接受了会费的大幅上涨。于是,现在要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需要每年缴纳60万瑞士法郎的会费,而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的会员公司大概需要6万瑞士法郎。

世界经济论坛并非唯一的例子。今年的米尔肯全球会议也爆满——尽管入场券要1万美元一位。本月召开的阿斯彭理念节的主要会议的门票已经售罄——尽管每张门票需要花费3000美元左右。其他地方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即使是在可以通过网络高度互联的世界,会议依然让人们奔波于路途中。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航空的发展,现在旅行变得容易得多。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现代专业人士已在互联网上花费了如此多时间,因此他们迫切地想与屏幕之外的真人会面。而且,面对面相遇的美好和可贵之处在于这种相遇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与互联网上不同,在互联网上,一切都可以轻易被复制和同质化。

但我怀疑,会议行业之所以欣欣向荣,是因为会议切入了现代精英的两种相互矛盾但又十分强烈的诉求:他们既想从属于一个特定的“社会部落”,又想找到安全的办法跳出自己所处的思想圈子。更确切地说,当我环顾阿斯彭、米尔肯和达沃斯的与会者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些集会很有部落感——这些盛会让全球精英确认他们的人脉和身份。在这种意义上,这些会议有点像是21世纪企业界版的部落婚礼:让人们建立联系,表达共同的价值观。

相似性并非这些会议的唯一主题:总会出现些许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辩论、想法和人。这让参会者能够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与意外的事物发生碰撞——无论是一个另类的政治观点、宗教理念、医学突破,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当我与热衷参会的人聊天时,他们总是说到这些活动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正是这种意外之得。忙碌的专业人士似乎担忧他们生活在一个过于狭小的思想圈子里,并且希望找到方法从中挣脱。

这种体验是否在可以在网络上复制?世界经济论坛和其他一些会议确实试图通过大举投资于自己的网络平台达到这样的效果。但互联网的问题在于,它不仅难以复制人们在一个社会部落中互动的真实体验,也很难产生意外之得,或是创造那样的时刻——让人们在一条走廊里或吃饭席间忽然撞见新想法或有趣的人。

或许这只是时间问题。精明的施瓦布将非常乐意通过网络来创造意外之得。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飞赴阿斯彭和其他会议举办地的航班将持续火爆。这或许是我们所处的现代数字化时代的一个特有讽刺——我们渴望找到反数字化的反抗手段。

投资热点排行榜公众号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公众号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