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全通教育:高股价背后的大佬圈

2015-08-11 09:45:00

 

来源:

全通教育最为人熟知的是“校讯通”。近3年来,以“校讯通”为代表的“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为全通教育提供了96%以上的营业收入。这款支撑起全通教育的核心产品,却颇受争议。一个主要原因,是其近八成的业务都来自中国移动。2014年,中国移动为全通教育贡献1.82亿元的销售收入,更是占到总销售收入的94.85%。利益来源上,全通教育是依靠各地中国移动:由基础运营商负责向家长收取信息服务费,虽然实际付费用户是家长,但公司直接客户体现为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对运营商的重度依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成也飞信、败也飞信”的神州泰岳。

校讯通实际是中国移动的一个短信增值业务,让学生和家长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家长需要按月缴纳费用,来往短信本身也会产生费用。截至去年1月,全国有超过1000家校讯通运营商。

且不说校讯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脆弱,仅是产品本身,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这种通过学校让家长买单的产品,很难不让人猜想,服务商和学校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有媒体就曾发表系列文章,披露“校讯通企业给老师送礼被罚”。

早在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曾就“校讯通”事宜做出回应,称“校讯通”实际上是教育乱收费的一种表现形式,在2011年3月就已在全省明令禁止。安徽教育厅的这一态度,让全通教育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营业收入减少约60万元左右。这一点,明确写在了全通教育的招股说明书中。

无论是在移动互联网面前,还是在政策面前,校讯通都同样脆弱。

转型K12在线教育

“校讯通”日薄西山,迫使全通教育从去年开始转型K12在线教育。国内的在线教育行业一直是叫好不叫座,业界普遍认为在线教育有“风口”。但别说“猪”,连新东方这样的“大鹏”都没能在这个“风口”御风而上。

全通教育却挽起袖子说,“IbelieveIcanfly!”

2014年8月,全通教育正式上线了全课网。全课网是平台式产品,涵盖移动端和PC端。平台“主要通过阅卷系统、作业平台、大型竞赛活动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并提供语、数、英三科个性化学习内容及服务”。

截至今年4月21日,全课网共有2418所学校、42239位老师、181万名学生、378万名家长正在使用。但是付费用户占比并未公开,全课网的盈利能力也无从推算。

最近两年,国内在线教育行业呈现爆发趋势。目前,国内从事在线教育的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预计到2017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33.9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1.27亿人。果子好看不好摘,尽管市场和学校都对K12在线教育表示出浓厚兴趣,但最终掏腰包的学生和家长,仍然意兴阑珊。与互联网其他产品不同,K12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效果,很难由企业主导。在高考为王的大背景下,提升分数是学生和家长最直接的诉求。互联网可以让产品极致,可以让服务极致,要如何让分数极致?这是所有K12在线教育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

B2B2C的O2O,那入口呢?

全通教育副总经理杨帆在4月的一次采访中说,全通教育是B2B2C的O2O模式。

“第二个B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它们免费获得我们的工具应用,C是家长和学生,家长是付费者。”

全通教育为此设计了五层盈利结构。

第一层,免费。通过免费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家长和学生的认知,这是为了引流。

第二层,低价。全通教育提供低价的基础习题和教学,让学生享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尽管第二层的ARPU值并不高,但是全通教育意在提高用户黏性。

第三层,ARPU值在100元/小时。经过第二层之后,学生、家长或者老师,会了解到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有欠缺,就可以在全通教育平台上购买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课程。

第四层,ARPU值在千元级别。全通教育提供一流老师等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升级学习服务。

第五层,定制服务,比如出国留学。

全通教育的体系看上去很“互联网”,免费服务引流,增值服务收费,简单明了。在“B2B2C”这个链条上,全通教育到用户的距离实际上是最远的,二者中间隔着学校或者教育部。他们无论是谁,都受“政策”指导。为学校、教育部门免费提供设备,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耗费人力财力打开的入口,却随时可能受政策影响而关闭。

互联网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消除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让渠道扁平。而全通教育多少有点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学校筑起的壁垒,可能可以隔绝对手,但是或许也会将自己挡在门外。

就算入口不是问题,有多少免费用户可以转化为付费用户?是在线教育行业集体面对的难题。以全通教育一款名为“慧成长”的增值服务产品为例。截至2014年末,慧成长服务用户超过320万人,付费用户约70万人,只占到服务用户的21.88%.

点评:

政策风险或许还可以通过公司的公关活动规避,而技术风险对“校讯通”则可能是致命的。当类似微信这样的免费、且功能更强大的通信工具被广泛使用后,原本就有乱收费之嫌的“校讯通”已失去了其市场基础。

为布局,还是纯为拉升业绩?

为了深耕在线教育领域,全通教育显然加紧了并购、布局的步伐。每一次并购之后,都是股价的又一次攀升。

第一次发生在1月28日。经历了四个月的停盘之后,全通教育在1月27日发布公告,收购继教网与西安习悦的全部股权。次日复盘,股价即达到了96.97元,由此开始了全通教育冲刺两市股王的征途。

公告中称,全通教育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继教网和西安习悦100%股份。继教网主要是为全国中小学老师提供在线继续教育培训,也是教育部唯一发文的网站,自然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K12教师在线培训网站。而西安习悦主营移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与运营实施,旗下有“知了”、“校园云”与“家教即时通”等互联网校园交互工具。

第二次在3月23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收购河北皇典25%的股权,并向其增资2912万元实现51%控股。这次收购之后,全通教育股价首次突破300元大关,并在2天后登上股王宝座。

此次收购,被认为是全通教育终于迈出全国扩张的步伐,以补齐自己一直以来业务受区域制约的短板。

从这三次收购的公告来看,三家公司都做出了业绩承诺。2015~2017年,继教网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800万元、8500万元和10625万元;西安习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80万元、760万元和1050万元;河北皇典承诺实现净利润960万元、1200万元和1380万元。也就是说,在这三年间,除开全通网主营业务收入,至少会有8340万元、1.04亿元和1.3亿元的净利润。

由此来说,股价的两次走高,与其说是市场对全通教育布局的认可,不如说是对其并购后的业绩押宝,恐怕更为恰当。

点评:

并购通常是强强联手,或者强势企业并购、整合弱势企业,谋求并购整合的协同效应。由一家弱势企业去并购多家其他企业,很少有成功的先例。从经营能力来看,全通教育仍然只是一家“弱”企业。“弱弱联合”,要达到强强的效果的确不容乐观。

高股价背后的大佬圈

有人说全通教育有三宝:在线教育、并购和大佬。

在全通教育的招股说明书中,最吸引眼球的股东就是中泽嘉盟投资中心,其持有全通教育322.58万股,约占全通教育股份总数的5.56%。中泽佳盟背后是吴鹰、江南春、俞敏洪、丁健几位大佬。另外汇源果汁董事会主席朱新礼之子朱胜华,也持有全通教育10%的股份。在这串大佬名单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吴鹰和俞敏洪。

到现在,“紫马·创客众创空间”门口,依然摆着吴鹰的广告牌。吴鹰当年成功投资阿里巴巴的眼光,成为全通教育今天最佳的背书。吴鹰也几乎参与了全通教育IPO的整个过程,就连敲钟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早在2011年3月,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全通教育,就获得了中泽嘉盟2000万元的认购。按全通教育的发行价每股30.31元人民币计算,全通教育普一上市,中泽嘉盟即获得5.05倍的账面回报。待全通教育冲上467元/股峰值时,中泽嘉盟的账面回报达到了75倍。

而俞敏洪新东方董事长的身份,则引起了各种猜测。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气,全通教育都无法与新东方匹敌。但在今年3月3日,全通教育市值达到193亿元,超过了新东方当时190亿元的市值,这个差距在之后甚至越来越大。俞敏洪并没有满足人们的猜想,在3月23日通过微博澄清,与全通教育没有任何股东关系,也不占有任何股份。

尽管我们很难得知,全通教育是如何与几位大佬搭上线。但陈炽昌、吴鹰、俞敏洪和朱胜华都颇为喜爱高尔夫球,也曾经共同参加高尔夫球赛事。全通教育内部人士也表示,“高尔夫球赛,某种程度也成为陈炽昌对外经营人脉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

点评:

过去的创业板,如今被戏称为“神创板”。很难说,到底是个股的疯涨造就“神创板”,还是“神创板”让个股们疯狂。创业板的神话迟早会有人击穿。可能是全通,也可能是乐视,或者是蓝思。覆巢之下无完卵,无论是个股的调整引发创业板的下跌,还是创业板的崩盘引发大盘的震荡,都注定要套牢一批投资者。

投资热点排行榜公众号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公众号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