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工匠时代被淘汰了?实际并非如此

2015-12-16 15:26:00

 

来源:

工业革命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工匠一度被认为将被时代淘汰,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一书,对我们重新认识工匠的历史价值及其精神寓意,提供了新视角。

理查德·桑内特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在《匠人》中,作者跨越历史时空,从古罗马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金匠,从巴黎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探讨的对象。本书用冷峻理性的笔触,梳理了西方历史上匠人的社会地位、劳动生活状况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作者认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精神品格代替不了。

匠人也称工匠,一般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这些人身上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态度,被称为工匠精神。当今社会,不少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若被称为工匠,意味着受到极大尊重。有人认为工匠从事的劳动,重复没有创造性。实际上,工匠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许多环节都要依靠工匠和技术工人来实现。工匠从事的劳动固然重复,然而好的工匠,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工艺流程,从而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全球最多;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这些企业之所以“长寿”,皆因传承着匠人精神。

在中国,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中国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还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细,如此,工匠精神逐渐形成。然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匠精神的传承。

当前,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提出了更高要求。紧迫感造就不少中国企业“短、平、快”心理和行为突出。有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甚至忽略产品质量。目前,中国企业界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努力培育工匠精神。笔者以为,工匠精神与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担当、创新和坚持,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质量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

投资热点排行榜公众号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公众号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