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中投顾问发布2016年工业机器人投资前景报告

2016-04-21 16:01:00

 

来源:

深圳2016年4月20日电/美通社/--2015年被称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元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近年发展状况与日本80-90年代高度吻合。从2005到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用10年时间完成了日本年时间完成了日本20年的发展历程。参照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中投顾问在近期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开始跨入全面普及期,并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产业高速发展,随着市场培育完成和下游需求激活,仍将保持年均25%以上的高增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规划体系,行业发展由政策导向开始转向市场导向;已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并出现与下游需求相匹配的产业集群;由量的增长开始转变为质的增长,未来2-3年内是产业整合和洗牌期;

产业发展动因:政策、人口红利齐上阵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除了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之外,也受到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

1、大量扶持政策急剧增加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规划,以及产业路线图,2012年以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机器人产业在我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五项主要任务以及六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机器人高精密关键零部件,直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就是我国在工业机器人产业自主化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2、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中国20-39岁的主要劳动力变动率从2012年开始就迅速降低并一直保持负数,而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变动则一直上升且为正。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社会劳动力逐步减少。

3、劳动力成本上升

同时,制造业就业人员人均年工资也在不断增加,每年的增幅依然维持在10%以上,在制造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机器换人呼之欲出。

市场规模:销量增速呈现强劲势头

我国于2013年成功跃居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增量市场。中投顾问的研究报告发布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中国将进一步晋级为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存量市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全球市场份额已从2013年的60%下降到了目前的约50%,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机会与挑战。

2015年国产机器人产值规模达到16.4亿元,产值增速达55%。其中,中型负载、轻负载的机器人增速会比较快。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台,同比增长23.7%,增速较2014年同期略有放缓,中投顾问研究员认为,这一定程度反映出在历经2012-2014年的首轮高增长后,国内机器人产业遇到的阶段性瓶颈,需要实行短期去库存。

2005-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体销量及增长率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超过20000台,同比增长30%左右。而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2025和203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增长前景诱人。

投资关注点: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1、市场份额逐步上升,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从2013年的11%上升至2015年的15%。产品结构上,2015年上半年,国内多关节机器人销量位居第二位,同比增长91%。从产品性能上,按日本机器人协会的评测,我国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已达到日本70%的水平。

2、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从三大核心零部件到各种类型本体,各行业系统集成,以及人才培训、服务等后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已经初步完善,并涌现出汇川技术、沈阳新松、成焊宝玛这样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3、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有待开发

从工业机器人的密度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仍然很低,工信部提出2020年中国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产业工人100台,目前至少还需要110万台,而现在仅为18万台,存在巨大的缺口。

2010-2014年工业机器人密度

应用前景:机器人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

中投顾问研究认为,在补贴刺激下,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迅速拓展,下游制造业用户对机器人的理解和需求被激活。2015年国产机器人进入了33个工业领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教育、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3C、服装、服饰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速较快。欲了解更多信息或下载完整报告,敬请访问:http://www.ocn.com.cn/us/jiqiren.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