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瑞银:中国银行业“再资本化”的过程在2015年已经启动

2016-08-15 17:26:00

 

来源:

瑞银最新报告认为,中国银行业“再资本化”的过程在2015年已经启动,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市场对此依然尚未有充分的认识。瑞银指出,“再资本化”有三种路径:重组及减记、并购、当局主导的资产管理公司介入。

瑞银表示,在2013-2015年间,中国银行业减值贷款规模降低了1.8万亿人民币,同期资金募集规模则达到6200亿人民币。然而尽管“再资本化”进程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距离完成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瑞银预计,中国银行业如果想保持更为健康的债务率,至多还需要募集2万亿人民币并处理掉4.5万亿元规模的坏账。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里,未上市银行的融资规模超过了2220亿元,远超上市银行的380亿元,而未上市银行在整个银行业的资产占比仅有20%。瑞银认为,这与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非上市银行,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有关。大型银行由于无法在破净的情况下融资,因此他们基本都选择了发行优先股的方式来融资。

不过随着ROE的大幅降低,银行源生性增资能力也出现弱化,减记和拨备都令银行利润受到影响。地区性银行在这一点上同样更为明显,这些银行融资越多就越发反衬出他们基本面的薄弱。

地区性因素也十分明显,在瑞银的中国银行业“再资本化”版图里,可以看到显著的差异化。相对来说,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的进程十分缓慢,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基本面也最为负面。

而在减记层面上,瑞银表示其关注的173家银行在2013-2015年间共计减记1.65-1.8万元,这和银监会预估的2万元接近。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规模。而且从减记的方向来看,银行主要选择是影子贷款。这主要是因为常规减记意味着银行在出售资产给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时候缺乏议价能力。

由于在减记问题上地区性和银行间的差异性也十分巨大,因此瑞银认为更多的地区性银行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地区性银行需要处理1.3-1.4万亿规模的资产减值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资产质量问题。而大型银行尽管会面临国企违约的挑战,但是在控制资产质量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不过瑞银同时也指出,在减记的同时,银行坏账进一步增长的速度会是一个潜在风险。如果信贷增速依然是GDP增速的2-3倍,则可能会意味着减记也只是杯水车薪。

瑞银表示,尽管中国的“再资本化”透明度很高,但是在操作模式上却有较大的差异。已经披露的大连银行、廊坊银行、内蒙古银行、江西银行、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三种路径:重组及减记、并购、当局主导的资产管理公司介入。

但是这些路径可能无法解决所有可能的问题。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三家资产负债表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而这三家银行在2015年末影子贷款的规模达到了3万亿元,几乎是整个银行体系影子贷款规模的25%。由于体量巨大,而且资产情况不明朗,因此存在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瑞银报告最后总结了中国银行也存在的一些主要风险因素:1)宏观环境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产市场变数所引发的资产质量恶化问题2)有关资本及流动性的监管风险3)放贷所引发的融资结构恶化和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头寸4)中期利率市场化及银行盈利压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