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绿色金融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指日可待

2016-09-07 17:41:00

 

来源:

2016年,注定是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了G20峰会议题。利用金融工具推动环境友好型投资,成为今年G20峰会的一个重要倡议。G20峰会前夕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则被视作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者与引领者,近年来在该领域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末,我国绿色信贷额度已经超过8万亿元;绿色债券市场跃居全球最大,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量约占全球30%;碳交易试点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交易规模以指数级不断扩大,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指日可待。

然而,尽管市场普遍认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在现实推广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体系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扩大、对于私人资本的动员能力仍然不足、缺乏有效地内化环境外部性的良方、较依赖长期投资的绿色项目常出现期限错配等等。专家认为应着力采取措施,解决市场对于绿色资产认可度不高、对收益顾虑较多等现实问题。

绿色资产占比较低

通过此次G20峰会,各成员国对于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但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绿色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体系,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保险、碳金融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中。但在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体系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扩大。

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主持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通过对银行绿色化、债券市场绿色化和机构投资者绿色化等议题进行专题研究后发现,目前绿色金融占全球金融活动的比重仍非常低,例如一些国家只有5%~10%的贷款余额是绿色贷款,贴标的绿色债券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低于1%,全球机构投资者持有资产中的绿色基础资产占比也低于1%。

此外,“虽然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包括税收、补贴和监管措施在内的许多手段来应对环境挑战,但对于私人资本的动员能力仍然不足。”鲁政委说道。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总结称,目前阻碍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环境外部性、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绿色定义缺失和缺乏分析能力。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近日撰文称,绿色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内化环境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以是绿色项目带来环境改善的正外部性,也可以是污染项目带来环境损害的负外部性。”他认为,内化环境外部性的困难会导致“绿色”投资不足和“棕色”投资过度。

在不少国家,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许多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银行需要避免过度期限错配,难以提供足够的长期贷款。在某些情况下,同一部门下的绿色项目比非绿色的传统项目往往更加依赖长期融资,因此期限错配的问题愈加严重。

马骏建议,金融部门创新可以帮助缓解由于期限错配带来的问题。这些方法包括发行绿色债券、通过设立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收益信托进行融资,以及用未来绿色项目收入作为抵押取得贷款等。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提出,让银行发行中长期的绿色金融债券、让企业发行中长期的绿色企业债券,可一定程度缓解期限错配带来的融资难问题。

增加绿色金融吸引力

目前来看,一方面许多投资者对投资绿色项目和资产有兴趣,但由于企业没有公布环境信息,从而增加了投资者对绿色资产的“搜索成本”,信息不对称降低了绿色投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即使可以获取企业或项目层面的环境信息,若没有持续、可信赖的绿色资产“贴标”,也会构成绿色投资的障碍。

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现在有一种说法,绿色债是情怀债,很多投资者购买绿色金融产品是出于环境保护意识,收益却比不上其他投资。”

为了解决市场对于绿色资产认可度不高、对收益顾虑较多等现实问题,鲁政委建议,一方面可以让绿色债权获得优先受偿权,类似于资产证券化的优先级,这样可以降低银行发行绿色债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给贴绿标的资产更低的风险权重,因为绿色融资本身风险较低,规避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对金融业而言,如果能够把握住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机遇,也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发展的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的出资比例约占10%-15%,金融业担负着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事业、填补绿色发展融资缺口的重任。此外,绿色产业的整合、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也需要金融机构贡献智力资源。

陈雨露则提出,实践表明,声誉效应可以激励绿色投资。“一些绿色投资者,包括今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人,在追求商业回报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重视声誉、负责任的投资者正在增多。而在政策层面,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也会得到积极响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