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海绵城市能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吗? 生态智慧如何应对雨洪?

2016-09-13 11:57:00

 

来源: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6年,在6月30日至7月6日的一周内,武汉强降雨累计580mm,突破有国家级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城市看海”一时成为全国媒体的焦点,中国城市的洪涝问题,再次引起全国从上到下的密切关注。近年来,为防治城市洪涝,海绵城市得到推广和建设,但显现出来的问题也引来诸多质疑。

人类与雨洪协同进化

雨洪本是自然现象,雨和洪是两个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单纯的本地降雨(包括暴雨)是自然资源,尽管它们可能造成内涝,但一般不会在当地形成暴涨暴落的洪水,需要时可以为人类利用。洪,指流域上游暴雨引发的超量地面水,暴涨暴落且含有巨大的能量,如果没有迅速分流,则会在下游低洼地聚集,形成洪涝,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应对雨洪是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一部分。为了在生存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早期的人们通常是选择既靠近水源又干燥避开洪涝的地方栖居。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有洪涝问题的地区,占据了天然情况下的行洪和蓄洪空间,从而洪涝对人类自身的威胁加剧,这是我国沿江城市洪灾的主要原因。

从古到今,人类采取过不同的工程措施来应对雨洪。在青铜时代,栖居区地面采用的不透水铺装已经出现,如古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宫而几乎同期的中国河南偃师商代都城遗址,也已经有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随着房屋密集的栖居区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工业化以后对硬化路面需求的增加,不透水地表面积连片扩展,导致地表径流系数加大,径流加速集中,使得城市雨洪脆弱性增高,越来越容易受到暴雨带来问题的影响和危害。为此,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在城市里一般都采取“快排”模式,即通过与不透水地表直接相连的沟渠或下水管道系统实时地将雨水排走。但问题是这忽略了雨水作为资源的一面,而且实时排水会成为下游地区的一个洪水和污染源头。

世纪之交前后,这种单一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有所改变,雨水的资源性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雨水管理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提出了水综合管理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IWM),英国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 (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UDS)”,澳大利亚出现了水敏型城市设计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的提法。1999年,美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绿色基础设施 (green infrastructure,GI)理念,即组成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通过模仿自然的进程来蓄积、延滞、渗透、蒸腾并重新利用雨水径流,削减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负荷。

海绵城市能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吗?

城市雨洪管理与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进入中国后,沿海地区率先开始了实践行动。2003年,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提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这是国内城建领域第一次出现海绵概念[9]。2014年起,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国家行动,负担起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洪涝的两大任务。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启动了全国试点城市工作,住建部编制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到2015年,全国有数百个城市已经行动起来。

上一页123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