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证监会监管思路明晰:再融资收紧 IPO提速

2016-11-25 12:11:00

 

来源:

证监会核准IPO的速度加快,同时对A股市场“抽血”严重的再融资则明显收紧,甚至有市场传闻称“定增要被取消”。在这背后,近期A股市场的监管思路也日益明晰。

澎湃新闻援引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称,目前证监会的思路就是:对IPO提速、对再融资收紧,“这是大方向,所以确实是有收紧定增的意思,但还没有具体方案,方案还在酝酿。”

定增“变天”

近日“定增要被取消”的传闻引发高度关注,该消息尚未得到监管部门的证实。不过投行人士认为,取消不太可能,审核从严会是大趋势。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权益类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定向增发(非公开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其中定向增发要求门槛低、操作灵活、定价方式灵活,在审核程序上也相对简单,目前已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股权融资方式,其他方式则早已被边缘化。

但近期定增项目的推进明显放缓。

从流程来看,再融资申请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澎湃新闻援引投行人士表示,近两个月来,不少定增项目均被卡在发审会至核准发行的环节。也就是说,很多过了发审会的项目迟迟未拿到核准发行的批文。

上海证券报也援引南方某大型投行的一位业务负责人称,“现在定增的推进特别慢,我们有一批项目在会里排队,另有好几个已经过会,但批文还没有拿到,现在三个月能拿到应该算比较快吧。”

据上海证券报统计,今年以来,有303家公司对定增规模进行了“瘦身”,其实际募资金额5809亿元,与这些公司此前规划的融资额8947亿元相比,缩减3138亿元。更有一大批公司直接放弃了定增。

澎湃新闻援引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称,目前审核再融资的节奏、尺度等都没有变化,只是发行节奏放缓,过会的不给批文。“有的项目已经过会6个月都还没拿到批文。”

IPO提速

与此同时,IPO则一再提速。

据券商中国统计,从IPO批文下发节奏来看,今年前10个月基本保持在平均每月两批次的发行节奏,而月均筹资规模维持匀速增长的趋势。而进入11月以来,频次则升到3次。

11月1日-18日,在证监会下发的三批新股发行批文中,累计新股数量达38只,募资总额约不超过221亿元。这比上个月多了10只,也接近4-6月连续三个月的总和。

截至11月17日,IPO排队中(包括已过会)的企业仍多达725家,券商中国报道称,按照11月份的速度,消化IPO排队企业大约需要一年半时间。

某总部在北京的券商投行人士向澎湃新闻指出,再融资对市场“抽血过猛”,“IPO一单能融10亿就是大户了,再融资随随便便就过10亿,相比而言,IPO才能抽多少钱。”

“而且再融资融资的效果普遍不好。”上述上市券商投行人士指出,IPO的企业是“真缺钱”,再融资除了“抽血”厉害,很多钱拿融资后也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反而有不少人在其中“玩猫腻”。

暗推注册制向前

在IPO提速的同时,已经淡出视线的注册制改革也重新引起关注。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开始向IPO注册制过渡。经过证监会两年多的推进,2015年注册制呼之欲出,但A股突如其来的暴跌打乱了改革步伐,注册制被“搁置”。

同时,IPO堰塞湖也一直是证监会的心头大患。第一财经报道称,只要有大量排队企业,企业无法实现快速上市,注册制就不是真正的注册制,转板也行不通。然而这一困扰市场多年的顽疾,近期出现了消解迹象。

据第一财经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145家企业获批发行,募资规模预计达1036亿元。无论是获批家数还是募资规模,都超过了上半年的两倍。

报道援引一位券商非银分析人士称,“如果IPO堰塞湖成功化解,就消除了注册制改革一个非常大的障碍。”该人士称,无论是注册制改革,还是新三板转板,都需要理顺上市入口,维持公平的上市顺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称,当前快速的审核及发行节奏,都是在慢慢与未来注册制应有的节奏进行对接。“目前市场对较快速的审核与发行,反应都比较正面。”他认为,如果未来股票发行依然是受欢迎的,那注册制推出时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