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招标启动 创新药优质龙头确定性强

2020-01-17 11:04:00

 

来源:第一财经

17日上午8点,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在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开展,产生拟中选结果,中选结果公示3天后正式发布,全国各地患者4月份可用上此批中选药品。此批药品集中采购选择了33个品种,覆盖糖尿病、高血压、抗肿瘤和罕见病等治疗领域,涉及1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此次采购量基数为124亿片(袋/支),各品种的约定采购量为采购量基数的50-80%。

部分原研药或降价九成

第二批带量采购与原来试点的带量采购规则不同的是,这轮中标企业不再局限于3家,最多可有6家企业入围,与此同时,首次设定最高有效申报价,这轮带量采购将再度搅局专利过期原研药市场,部分品种或面临降价九成。本轮带量采购,首次设定最高有效申报价,最高有效申报价虽暂未公布明确的制定原则,但基本不高于当前市场最低中标价。对于部分原研药品种来说,若要入围的话,降幅五成或在所难免。以品种“格列美脲”为例,在2mg规格上,当前市场原研药最低中标价是4.51元/片,此次带量采购设定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是0.30元/片,这意味原研药需要降幅九成才有可能入围。

在带量采购政策下,原研药企业若选择保持价格优势,不进行大幅降价,放弃试点城市带量采购机会,转而将竞争重点放在非试点城市,就意味着放弃全国近60%的药品市场;但原研药企业若选择参与试点城市带量采购的竞争,就需要通过大幅降价实现与国产仿制药的竞争,这将大大降低其药品的毛利率水平。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第二批带量采购的33个品种,涉及到部分A股、H股上市公司中,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这三家上市公司涉及到的品种最多,均在3个或3个以上。

天风证券分析师潘海洋在研报中表示,整体来看本次政策相较前两次有所缓和,相对于此前政策的一家中选或者3家中选,此次变化在于中选家数有望增加,企业只要降价诚意足够,大概率能分享市场,避免出现此前很大降幅也丢标的情况,企业中选概率有望增加,市场整体来看更加趋向于均衡。本次从博弈角度预计这一次整体价格降幅大概率超过50%,中选企业大概率还是惨胜。

机构建议关注细分行业优质龙头

国信证券指出,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已于2019年底发布,预期降幅及其影响已被市场消化,2020年1月17日开标后事件落地、不确定性即将消除。在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迅速转型升级,优质龙头企业正在迎来逻辑清晰、确定性强的中高速发展阶段,药品领域应当重点配置创新药优质龙头以及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服务产业链,器械领域的创新龙头以及相对受益于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政策的IVD(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ICL(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板块也值得重点配置。

医药板块经过前期调整及估值切换后整体处于合理区间。建议关注估值低于历史中枢且预期边际改善的公司,以及细分行业优质龙头、未来3-6个月管线中有后续研发注册里程碑的公司。例如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复星医药、凯普生物、乐普医疗、迪安诊断、迈克生物、贝瑞基因;港股中国生物制药、金斯瑞生物科技、中国中药。

上海证券认为,随着带量采购覆盖面拓展,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利好具备成本优势以及品种丰富的龙头企业。伴随着医药板块的供给侧和支付端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从长期来看,药品和耗材的带量采购将持续驱动医保基金的腾笼换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具有规模成本效应以及技术优势的仿制药和医用耗材龙头企业能够在市场快速集中的过程中生存下去,甚至有望获得更多份额;另一方面政策将倒逼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创新转型,推动国内创新药械产业链的发展,医药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可能持续分化。建议布局高景气度的细分领域龙头和行业龙头,包括具有较丰富产品线、较强研发能力、处于优质病种赛道的创新药企,以及CRO、CMO、CDMO等服务商。

长城证券认为,带量采购是降低药品价格、减少医保支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协同医改深入推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影响医药行业的发展。随年报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建议关注业绩表现靓丽、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主要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首先是政策受益的创新及产业链,政策鼓励研发创新,尤其是在现有品种价格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创新品种的市场价值提升,利好创新性企业及产业链,研发投入力度大、品种进度靠前的企业将持续受到市场的青睐,参照海外创新企业的市场表现,每一个研发阶段进展都将会带来市值的提升;投资、并购、引进与企业自主研发形成管线梯队同样重要,都将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价值。

其次是估值修复+高品质的原辅料行业,带量采购加剧市场竞争,未来成本管控能力逐渐成为决定制剂企业尤其是仿制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品降价虽然带来生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但中选企业大概率能够实现以价换量,提升市场占有率,支撑其持续创新转型;同时中选品种价格下降减轻患者负担,有助于基层市场空间的打开,利好带动高品质的原辅料放量,原料药产业链地位提高。

第三是消费升级带动可选消费增加,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医疗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国内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在其保基本的大背景下,在疫苗、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牙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海外譬如德国、美国均已发展出成熟的商业保险体系,国内商保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升级带来可选消费发展潜力较大。包括恒瑞医药、金域医学、九州通、美诺华、奥翔药业、海普瑞、昭衍新药、凯莱英、凯普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正海生物、华北制药、同仁堂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