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引擎地位将更加突出

2021-01-25 20:2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冠疫情肆掠下,2020年我国凭借防控做得好,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录得2.3%,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大关。数字经济表现抢眼,不受疫情影响,正常年份有超过GDP三倍以上增幅,而且增长稳定。未来,作为战略方向的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升级,关键技术闯关突破,保持适度高增长的引擎。

一、我国经济形势好转,科技力量比重增强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纵观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趋势,2000年迈上10万亿元的台阶,2012年突破50万亿元,2014年突破60万亿元,2016年突破7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18年超过90万亿元,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中国经济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成为近一二百年以来,经济总量达到美国70%以上的唯一的国家。IMF此前预测中国经济增长1.9%。野村证券预测中国GDP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比之前提前2年。

这些成绩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成之惟艰。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我国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值得提及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指标恢复至常态水平。

——202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到新增就业目标的131.8%,超额完成任务;

——出口增长4.0%顺差为37096亿元,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

——2020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位;

——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增加值预计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2.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构成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各类型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表现尤为抢眼,分别增长3.0%和3.7%,高于整体2.8%的增速;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

……

更值得提及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受疫情影响平稳发展。2020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个、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9.1%、17.3%、16.2%、12.7%。研发投入总量已达世界第二,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国,研发人员总量也居世界首位。

刚刚结束的中央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了首位。与往年历届经济会议相比,排在第一的永远都是“改革开放”四个大字。但这一次的会议不同,强化科技力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则紧随其后,改革开放从第一位序列降到了第四位。

顺序之变,前后之别,彰显的是科技强国的决心与意志!在科技产业不断被卡脖子的窘境之下,中国正在调整战略,发起一场科技领域的卫国战争。大国需要有自己的卡位,自己的节奏!

二、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将为未来增长引擎

疫情催生了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了线上线下加速融合,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在线娱乐、在线营销逆势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成长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我国经济仍有数个通过努力可达到相对稳定高增长的领域。数字经济是最具战略稳定性发展的。如果政策和监管拿捏得好,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升级,关键技术闯关突破,保持适度高增长的引擎。

数字经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车间制造经济中出现的数字替代经济。这种技术一般使传统技术升级,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形成替代。二是数字技术累积出现了原有生产过程中完全不存在的数据特别是图形图像获取、传输及复制过程,以此形成独特的物理设施群和对应实体机构新设,我们称其为数字创造经济。

在数字替代和数字创造二合一的意义上,广义数字经济是既依靠人和动物的体力,对太阳、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进行初级整合生产的农业经济;既依靠化石能源和机械动力,在车间内进行精细复杂批量生产的工业经济,再向依靠人和联网资源的组合动力,在“空―天―地”一体化半径内,在“宇观―人观―微观”绵密空间内进行智能智慧化生产的第三次经济革命,即数字革命。

2920年7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的36.2%,增长速度为传统制造经济增速的3倍以上。同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一个处在裂变期的经济结构,每年结构变化0.3个百分点,就可算作结构变化的高速期。按上述速度,到2027年,我国数字经济将占GDP的半壁河山。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近两年,数字经济的概念非常热,很多人把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等同了。实际上,现在说的传统电商平台、互联网经济仅仅是厂商终端产品到消费者之间(BtoC)的消费部分。数字经济赖以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存量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等,都是互联网经济概念不能涵盖的内容。

数字替代经济的成长是有天花板的,比如中国人每年吃6700万吨粮食,就不能生产1.3亿吨粮,否则就是浪费。实际上,不光我们过去所依赖经济增长引擎――旧基建“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和房地产,空间越来越狭窄,就是互联网经济空间也已开始狭窄,但数字创造经济即新基建、数字基建是无穷的。比如,造500万个5G基站,基站信息流通量加大,每天处理数据能力天量增加,经济中各实验室序列的知识孥号,在数字开源知识技术平台的支持下,让过去十年间的技术进步在短时间内轻而易举地完成,科技产品爆发性增长,阿里和腾讯类的技术进步在行业内变为常识,个别企业的爆发式增长被排浪式、潮涌式的行业齐头并进所覆盖。新基建代替旧基建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捕获数据的“中枢―外围”平台变得越来越具有数据公共资源和基础公共品性质。平台中哪些资源是竞争性的,哪些资源是公共品性质的……企业在建构运营时需要严格的地方公共品治理管理机制配套。那些具有公平性质的基础公共品,需要公共部门持有并为整个社会所分享。

不讨论区别这些内容,放任数字政策与监管落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措施粗放,将数字经济中的创新经济成分按照传统反垄断的尺度而予以取缔,待到后续发展需要时再回来培育,再度出现“用市场换技术”的两难尴尬。政策和监管对发展数字经济十分重要。

数字经济如今正处在成长的幼苗状态,成长速度很快,但相较于数字经济的未来森林生态来讲,还是非常弱小的一部分。在数字经济的成熟时代,阿里这样的超级企业恐怕会变成恐龙级别的竞争劣势者。那时候的生产方式会发生变化。上世纪50年代,中国有近90%的人口是农民,种的粮食还不够吃,但现在种粮的人只有8%,粮食还吃不完。数字经济也可能发展成这样。数字经济如果有大突破,经济增速还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据预测,到2030年,发达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将超过GDP的62%。这和我国目前数字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预期差不多。数字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将中国经济带到了与其他大国经济同台竞争,且有短有长的竞争态势下。珍惜中国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联网共享经济成分,良性治理其发展的经济进步成分,遏制其成长中内生的恶性寻租成分,将会使中国经济与世界大国经济同台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