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环境监测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环保前沿

2016-11-14 09:53:00

 

来源:

有环保就有监测。环境监测是伴随整个环保历史进程的元老,人员占了环保队伍的半壁江山,因其专业具体而微,人员结构复杂而素质不一,业务相对独立,一向是环保系统中的静水湾和避风港。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出台和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保规划的实施,环境监测终于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环保前沿。

一、杀鸡儆猴上前沿

不敢想像基础数据失真带来的后果,只知不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将直损环保行业诚信,助失环保民心,摧毁一切环境决策的基础。 去年,各媒体就已经报道了多例典型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例,如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山东省济南市机动车环保检测数据造假黑幕。另外,环保在线监控设备弄虚作假行为也是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重灾区。轻则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正常运行,重则捏造数据弄虚作假,各种造假手段花样繁多。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叫人大呼“长见识”。网上出现一个统计数据,“仅在2015年,全国共发现2658家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存在不正常运行、弄虚作假等问题”。对此类行为的严肃处理,使很多环境监测机构开始意识到原则和底线的重要性,认识到替人消灾,可能遭殃,赚人钱财不一定就要听别人的话。

10月份的西安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司法部门终于祭开大刀,杀一只典型的鸡,以儆群猴。不对称考核压力下的政绩观也好,职业道德也好,系统内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在新环保法以及一系列严令密集出台的背景下,真是冒天下之大不讳。可笑的是,这些“环保官员”也太不专业了,用棉纱堵塞空气采集器,会过滤掉一些颗粒物,但造成的数据失真在大数据处理器面前暴露无遗,而且,仅对颗粒物产生作用,臭氧、一氧化碳等二次污染产物依然影响不大!

鸡杀了,群猴肃立而反思,最重要的还是考虑下来怎么做。

二、是什么把监测推向风口浪尖?

1、史上最严环保法,明确环境监测事项

实际上,环保的每一部法律法规基本都有监测的成份,就连十几年来作为环保的利剑---环评法,对环评的定义都是这样说的“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利益于生态文明提升为国家战略而重磅推出的新环保法,亮点太多太多,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一点,环境监测也成了史上最严的一份子,对于环境监测的要求也不惜重墨细化,可见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制度的伴生儿的重要性。

第十七条整整为环境监测量身定做了具体制度,“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六十五条又套上枷锁,把环境监测与终身制、最严代名词环评并列,设定弄虚作假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及连带责任。

紧接着,环保部印发《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等配套规定,界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并提出具体处理办法。

阿弥佗佛,光荣而艰巨,亚历山大!

2、垂改:一石激起千层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剑,重视环境监测是必然趋势。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顶层设计,这一关系到环保系统内人事体制改革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界内炸开了锅。

监测人翘首以望,看看一向来在环保系统中最稳定的监测线是如何改革的。事情终于于今年尘埃落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规定,此次垂改关于环境监测方面的核心有以下重大改革:一是现有的市级环境监测机构将调整为省级环保部门驻市环境监测机构,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均由省级承担。二是现有县级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职能调整为执法监测,随县级环保局一并上收到市级,由市级承担人员和工作经费,具体工作接受县级环保分局领导。垂直管理改革实质上与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重大改革一脉相承,与各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相辅相成。

垂改,将是环境管理上的一把利剑,而监测,则是管理的一把尺子。

3、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十三五”环保规划,环境监测任重而道远

美丽中国需要天蓝、地绿、水净,这是新时期人们对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环保工作的终极目标,体现在行业术语上就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保要求。

“十三五”环保规划,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这一句话是重头戏,环境质量依赖什么来体现?就是客观公平公正的环境监测数据,依赖具备准确、精密、完整、可比、代表性的监测结果。“十三五”环评改革实施方案,“三线一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守住环境质量的底线。

为进一步理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技术和质控体系,满足环境监测管理需要,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国家及时的出台了《“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直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进入“十三五”时期,太需要环境监测站出来承担任务了,我们拿什么来交待环境质量?就是不怕质疑、无懈可击而准确权威的环境监测数据。

三、说监道测

1、“偏房”要做“正宫”事,垂改难改尴尬身份

事实上,平行也好,垂直也好,环境监测队伍最终还是不能解决其切身的问题。作为社会化服务推出的环境监测业务,那是市场和诚信说了算,而作为系统内的尺子,监督性也好,生态环境质量也好,行使的都是环境监测的行政职能,而全国系统内的大多环境监测站,都是作为机关“偏房”的事业单位,天天要做监测和质量等“正宫”行政事,难改尴尬局面。

2、常识储备和知识积累是底气

西安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错误政绩观下的考核制度是个说词,但相关人员对于常识和科学的不尊重却令人吃惊。

环境监测严谨而复杂,保持内系统循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质量管理,但不等于我们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圈圈里封闭起来,而是要花时间去捍卫常识和武装自己的知识。尤其是本土监测机构在掌握有关要求的同时,应当充分储备常识和重视知识积累,方能为各级环境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

在工作中,我们也碰到了很多哭笑不得的事情。以汕头市本土的例子来说,一些监测单位,以地表水的准则来监测濠江,殊不知,濠江是贯通汕头港的海水通道,属于海水。几年前,由于贵屿镇的“环保”知名度,有的单位以贵屿镇为潮阳区,在环评的环境现状评价中把整个潮阳区的土壤和底泥都测超标了。有一些人来到澄海区,还不知澄海的常年风向为东风,东北东成了误区。有的不读监测规范,在节假日测区域环境质量。甚至还有一些单位把韩江跟榕江、练江的水质状况等同,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知识和常识往往交叉存在,需要我们去钻研,千万不要把PH值测出14以上的,报出BOD5比COD还高的数据。还有,在前PM2.5时代,灰濛濛的天空却得出不错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监测人敢去质疑,去研究吗?当然,如果系统内的专业人士还以老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去评价新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那么这个人要不是老学究,就是落伍了。

3、质量是灵魂,是生命线

在检测机构范畴,数据质量不过关不是个别现象。今年4月,因与质量有关的“技术考试未过关”原因的中国国家反兴奋剂中心实验室就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宣布暂停期限为四个月的注册资格,另外,5家检测机构因违反CNAS规定,被暂停、撤销认可资质。这5家违反CNAS相关规定被撤销认可资质的单位中也有与环境监测有关的单位,而居然还有做质量技术咨询的。

“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重视质量管理好像是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单调而枯燥”,一位检测机构人员说。价值观的扭曲和唯利是图的市场因素,价格战以及急于求成的销售策略,重市场轻内部管理成为众多单位的普遍现象,只注重眼前利益使质量管理产生了太多的问题。

《“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规范了新时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其中,认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是基础。加紧理顺体制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明确责任、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是手段,加快培育环境监测市场、引进第三方评估和质控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是有力的辅助。

我国不乏法律法规,不乏标准和指南,缺乏的是恒心和执行力。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一定要有足够强的执行力,做好质量管理,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怎样约束自我,强化内功,经得起考验,成为新时期环境监测的重要课题。

下一步,就看已经处于风口浪尖的监测人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