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中国电子企业在欧洲市场突飞猛进 进入2.0阶段

2018-09-14 09:19: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秋天的柏林很清爽。笔者在2018IFA(柏林消费电子展)感受到,中国电子企业全球化已进入2.0的新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用全球资源来开拓全球市场,包括利用全球的人才、品牌、生产和研发资源,全球化的手法也日渐成熟与灵活。

首先是管理团队的年轻化和国际化。像TCL集团高级副总裁、TCL电子CEO王成,TCL电子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吴吉宇,都是70后。王成曾任TCL多媒体越南分公司经理、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英语流利。吴吉宇结束IFA行程后,又飞到印度,为TCL印度基地张罗。创维彩电业务的掌门人王志国及其助手、创维彩电海外营销总部总经理王泽军都是80后,王志国曾毕业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美的国际的总经理赵文心也是80后,她在美的历练了十多年,现掌管整个美的海外业务。

其次是品牌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这次欧洲之旅,笔者看到华为在欧洲主要国家都投放了大幅、显眼的户外广告;由内马尔代言TCL的广告,把从IFA展馆去柏林机场路上一块抢眼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占据了,去年它还是三星的“地盘”,今年TCL在欧洲的彩电出货量增长了73%;海信今年借赞助2018俄罗斯世界杯,在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和日本的彩电销量也明显提升。

除了推广自身品牌,中国企业还通过收购、注册等方式,用洋品牌开拓海外市场。海尔与旗下的GE家电、斐雪派克,形成“三驾马车”开拓欧洲市场的局面;美的也携手旗下的东芝家电、北美吸尘器品牌Eureka拓展欧洲市场;TCL也有汤姆逊、阿尔卡特、黑莓等品牌的使用权;创维在今年IFA上推出面向年轻人群的子品牌MetzBlue(蓝色美兹),加快品牌全球化步伐;海信今年收购的斯洛文尼亚白电制造商Gorenje,Gorenje也将推出彩电,助力海信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拓展。

第三是生产及研发资源的全球布局。受益于“一带一路”的东风,TCL在波兰的彩电工厂出货量近年大幅攀升,从2015年的80万台到今年冲击200万台;海信、长虹在捷克也已经建立了面向欧洲市场的彩电生产基地;创维在德国已有美兹的工厂,还计划在东欧地区完善彩电供应链布局。而海尔在俄罗斯有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美的则在白俄罗斯设有微波炉生产基地。

欧洲科技昌明,中国电子企业也日益重视对欧洲研发资源的利用。如,海尔早已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美的在意大利已有设计中心和研发中心,在德国又新建了研发中心;TCL欧洲研发中心9月3日在波兰华沙正式揭牌,将利用当地的高级数学人才,主攻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而京东方今年3月完成对法国SES公司的收购,借此掌握了数字标牌和智慧零售的技术方案。

中国电子企业在欧洲市场突飞猛进,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成为领先品牌至少还需三五年。

2018IFA上,有三股竞争的力量值得关注。一是韩国企业三星、LG,它们不断加码AI(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比如三星电子称未来三年将再投入220亿美元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二是两大互联网平台企业谷歌与亚马逊,它们通过生态与平台以及智能语音助手,不断圈占智能硬件商的资源,像亚马逊的语音助手Alexa已接入超过2万种设备、超过5万种应用;三是日本、欧洲企业如索尼、松下、博西(有博世、西门子家电两个品牌)、飞利浦等,虽然它们在彩电、手机、冰箱、洗衣机等的全球销量排名被中国企业挤占,但是它们都在走自己差异化的路,仍然手握技术和品牌资源。

面对强手,中国企业需要继续练好内功,也需要合纵连横。2018IFA开幕前夕,海尔与世界最大的物联网标准组织之一OCF(开放互联基金会)以及伊莱克斯、三星、LG等共同签署了互联互通合作协议,将于2019年推出符合OCF认证的国际标准化智慧家电产品。而创维、长虹都加强与谷歌安卓电视系统的合作。在竞合中,谋求更有利的位置,也是中国电子企业全球化更加成熟的表现。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认为,过去几年是中国电子企业全球化的1.0阶段,通过跨国并购、全球资源布局去“抓牌”;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企业全球化进入2.0阶段,要边“抓牌”边“打牌”,真正考验企业全球化的能力,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崛起的关键战略机遇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