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半导体硅片行业:新技术催化景气上行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020-12-28 07:30:00

 

来源:国金证券

行业观点

大硅片国产化战略意义重大:硅片半导体制造的基石且集中度高,前五大国际厂商掌握全球90%以上市场,主要由日本信越、日本SUMCO、中国台湾环球晶圆等供应,有日本断供韩国半导体材料的前车之鉴,硅片国产化战略意义重大。2019全球硅片市场112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硅片出货量略增2.4%,300mm硅片占比达67%。

半导体硅片的工艺技术难度非常高,研发周期长,认证壁垒高。半导体硅片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对热力学、固体物理、化学、计算机仿真/模拟等多门学科综合运用。生产工艺需要经历拉晶-切割-打磨-抛光,对晶体纯度、无缺陷程度、表面平整度、颗粒度及洁净度要求高,实现盈利须达到一定良率,需要know-how经验积累,构成了硅片行业的高壁垒。

供需格局:下游新技术催化,2021年供需趋于健康。硅片行业在周期波动中趋势向上,基本同步于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行业成长驱动力:5G手机,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是核心驱动,①5G手机的逻辑芯片和存储等应用升级使得单手机硅片使用面积增加到4G的1.7倍。②数据流量爆发带来数据中心对于芯片需求增加,数据中心存储需求带动相关的300mm硅片CAGR(2019-2023)高达18.4%,③汽车电子化电动化率提升带来半导体特别是200mm硅片需求增加,汽车电子对硅片的需求(为等效200mm)CAGR(2018-2022)达11%。供需方面:目前200mm硅片全球需求约500万片/月,300mm约660万片/月。我们认为目前晶圆厂产能受限主要是设备限制,300mm硅片原材料仍有库存,根据SUMCO预测以及环球晶圆法说会,2021年硅片供需趋于健康,但是在5G/AI/IoT等下游应用持续增长下,2022-2023年硅片厂可能具备较强的定价能力。国内200mm和150mm硅片产能有所趋紧,但我们认为明年国产厂商200mm产能释放,可以缓解供给瓶颈。

中国大陆是全球硅片重要需求市场,但国产自给率很低,国产厂商处发展早期阶段,国产空间大。目前2020年预计中国大陆300mm硅片需求全球占比提升至近15%,但国产自给率很低,建成的30万片/月产能中产能利用率及正片比率低。200mm的国产化率也不到50%。根据SEMI,目前中国大陆一共有20多座的12英寸晶圆厂,已规划产能的12英寸晶圆每月需求量将达240万片,国内新建晶圆厂和下游需求拉动,将持续为国内半导体硅片制造商提供发展机会。目前国内从事硅材料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沪硅产业、浙江金瑞泓、有研半导体、中环股份、南京国盛、河北普兴、昆山中辰等十余家。半导体硅片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人才壁垒高,资金壁垒高的特点,行业准入门槛高,国内企业均处在早期发展阶段。

对比A股上市公司沪硅产业、中环股份和立昂微(金瑞泓):在技术要求高的300mm硅片领域,沪硅目前建成产能20万片/月,中环7万片/月,技术和扩产情况沪硅领先。中环深耕行业多年,主营光伏硅片,受益光伏平价驱动下全球需求的持续增长。立昂微则在重掺硅片领域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拥有抛光片-外延片-功率器件晶圆产业链,盈利能力强。

投资建议

推荐标的:沪硅产业——国内首个实现300mm硅片突破及量产公司;中环股份——公司在光伏和半导体领域布局具备协同效应;立昂微——盈利能力强,功率芯片受8寸缺货行情引发涨价,公司增长动力充足;晶盛机电——国内半导体硅片设备龙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