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央行: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2021-08-10 09:27:02

 

来源:中新经纬

9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较第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报告分析,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第二季度工业生产质效提升,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平稳,为下半年经济运行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大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取得显著成效。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疫苗有序接种总体上推动全球经济前景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第二季度均上调了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但近期新冠肺炎变种毒株在多国肆虐,多个经济体疫情出现反弹,未来疫情演进仍有不确定性。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更加凸显,通胀明显走高,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不良资产、影子银行反弹压力仍需关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加快、绿色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对此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认为,CPI涨幅温和,PPI阶段性走高,总的看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2021年第二季度,居民旅游出行恢复、汽柴油价格上涨和猪肉价格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CPI涨幅处于1%左右的低位,预计下半年仍将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与此同时,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低基数等因素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对此宜客观、历史看待。一方面,这是去年低基数上的高读数,对此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PPI的变化;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动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体看,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会抑制通胀,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会一定程度推升物价,相互对冲,整体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