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中原第一湖”生态修复“未达标”追问

2017-05-20 08:49:00

 

来源:互联网

“中原第一湖”生态修复“未达标”追问

刘永

有“中原第一湖”之称的信阳南湾湖早在2012年就被国家列入湖泊休养生息战略之内,通过一系列环保工程进行生态修复。但是5年过去了,本应早就完工的南湾湖47个项目,仍有16个未能完成进度。

原因何在?《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归结为财力匮乏、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却又浮现工程转包、挂靠等“人为因素”。

生态工程5年未完成

南湾湖位于河南省南部,距离信阳市西南5公里,因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原第一湖”。但是南湾湖休闲旅游价值的突起,水质逐渐恶化。

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湖泊是最脆弱和最难恢复的系统之一。具体到南湾湖而言,是信阳城区60万市民的“大水缸”。

2012年,南湾湖被纳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建立优质生态湖泊保护机制。

南湾湖生态修复项目启动后,谭家河、董家河、五道河、小浉河、飞沙河五条入湖河流需要治理,涉及7个乡镇56个村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治理和入湖支流生态修复是信阳市的四项重点建设,保持了南湾湖水源地3类及以上水质。

信阳当年在申报《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建设项目》中,分为污染负荷削减、生态修复、监测能力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管理和日常服务建设5大项,28个小项。2016年,这一生态修复项目拓展到了47个。

然而5年过去了,其中大多数项目按照进度应该早已实施完毕。但国家审计署在2017年第2号审计公告却显示: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47个子项目中,有16个未按要求在2016年底前建成,未实现董家河入湖处水质保持四类的目标。

位于南湾湖上游的董家河镇,距离信阳市27公里的董家河镇,聚集着8000多人,每天产生1000立方米的污水,是南湾湖的主要污染源。

董家河入湖口区段河道综合整治和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被作为重要建设项目提上日程。根据项目规划,要在董家河镇入湖口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一个占地440亩的湿地公园。按照规划,湿地公园将依地形栽种乔灌木、芦苇和荷花,打造柳影乡韵、芦荡荻花、清潭彩荷三个景观,实现休闲娱乐价值。

但是记者在董家河镇走访了解到,本应于2014年8月12日建设完毕的湿地项目,还是一片待开工建设的田地,部分被推平。

一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政府提出的每亩地3000元的赔偿标准太低,大家都不接受,政府做了好多工作,到现在还有一半人没有接受。

董家河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完毕,但是并未投入运营。信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南建办”)主任李杰告诉记者,去年镇上一个捣蛋孩子把降解污染的菌种全部放掉,造成董家河入湖处水质未能达标。

事实上,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湿地公园进一步净化,再排进南湾湖。而湿地公园尚未建设,使得董家河成为南湾湖诸多生态项目中拖后腿最严重的一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