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税延养老险产品落地:第三支柱需怎样的模式?

2021-08-07 17:17:34

 

来源:互联网

税延养老险产品落地:第三支柱需怎样的模式?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险”)试点工作落下最后一子。

日前,12家寿险公司名列首批销售税延养老险的名单之中,各家险企随即推出蓄势已久的多款产品。

在各家产品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险企应如何脱颖而出?而消费者又应如何选择投保公司?税延养老模式未来的发展之路在何方?这些问题也引发业界的高度关注。

产品同质化的考验

就在险企接力“晒单”的同时,业内人士更多地将目光转向了产品本身和险企的竞争上。

有业内人士透露,“税延养老险的产品设计从监管层面进行了严格、详细的规范,需符合‘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原则,行业公布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和产品示范条款。从现阶段获批的产品条款看,各家险企的产品区别不大。”

在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庹国柱看来,投资能力是决定险企能否抢占较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对消费者而言,不同公司的产品比较起来并不难。只要看在保费、存取期限、购买产品类型都相同的情况下,将来领取养老金的数额有没有区别就可以了。”此外,庹国柱指出,在同等收益条件下,优质贴心的服务,就成为险企制胜的关键。

对此,国务院金融研究院保险副主任朱俊生表示赞同。“从长远来看,保险公司应该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相同类型的产品,投资收益高者必然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此外,公司的品牌、声誉、服务等也是保险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他说。

据统计,从2011年至2017年的6年间,国内寿险公司的投资率从1.3%飙升到2015年的8.1%,不过在2016年降到了4.07%,2017年有所回升,整体保险投资收益率在5%左右。

“保险公司还要从这5%的收益率里赚取利差,那真正到消费者手里的收益就比较有限了,一般为2.5%~3.5%。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投资收益,受通膨膨胀的影响,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将可能大打折扣。”朱俊生表示,险企如何提高投资收益成为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保障税延养老模式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规定,税延养老险产品转换更灵活,消费者根据需求可在同一保险公司内或跨保险公司之间进行产品转换,这也加剧了险企的竞争。

“虽然现在客户在不同公司进行产品转换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险企终究还是想要将客户留在自己的公司,这就使得保险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朱俊生坦言,“这种给消费者选择权的方式也倒逼险企更加关注自己的投资收益率,更加关注投资能力的培养,让保险公司更好地服务客户。”

针对税延养老险产品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朱俊生认为,这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为了避免产品同质化,让各个市场主体有更多空间去开发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监管部门对税延型养老产品可以更多作原则性的规定,不必过于细致。这样各个公司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设计产品,从而能够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空间。”

税延养老的“初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