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中国钢铁如今成了众矢之的 美国钢铁业的落魄要怪中国吗?

2016-07-15 14:39:00

 

来源:

中国钢铁如今成了众矢之的。美国钢铁企业指责中国竞争对手在国内需求放缓后依靠海外倾销增加出口,导致美国钢铁行业陷入裁员和关停的危机。

实际上,美国钢铁业如今面临的困境并不仅仅是中国对手挤压的结果,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内产业保护政策“过于溺爱”的恶果。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法学院讲师James Bessen在其新著《在实践中学习:创新、工资和财富之间的真正联系》(Learning by Doing: The Real Conne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Wages, and Wealth)中讲述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是如何令国内钢厂陷入困境的:

长达30年的钢铁保护政策估计耗费了1000亿美元。此外,较高的价格可能刺激了其他产业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因为那里的钢铁价格更为低廉。

也许最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这些产业保护政策,钢铁工人们原本应当将自己升级到新的更加可持续、薪资更高的工作岗位上的时机推迟了。时至今日,钢铁工人们依然拿着高薪资,但岗位数量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四分之一了。

当国家政策倾向于保护那些使用着旧技术的钢铁生产者,则让工人们学习新技能以获得新职位的过渡就鲜少发生。

不过,老钢厂的政策影响力并没有持续下去。这种局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要求特殊的钢铁关税政策取消之后就结束了。随着小型炼钢厂的崛起以及他们的技术不断升级,技术过时的大型钢铁厂被迫申请破产。

很明显,原本通过国内贸易优惠或补贴来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最终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尽管如此,今天的美国钢铁产业仍然处于政府保护之下:

由于特殊的知识技能,美国小型钢厂的工人们如今挣着高薪资,一如一百多年来的钢铁工人们一样。美国是小型炼钢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导者。综合性钢铁生产商占据上风的欧洲和日本则迟迟没有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钢铁工人数量更少,但他们的工作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到长达三十年的优惠贸易政策的保护了。小型钢厂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而延迟了。在某些情况下,临时性贸易保护政策可以说为培训员工创造出了额外的时间。钢铁产业的例子表明,在政策影响下,短期过渡可以轻易地变成一个长久的、具有破坏性的拖延政策。

中国商务部近期也曾指出这一点。在6月22日美国按照265.79%的反倾销税率和256.44%的反补贴税率对自中国进口的冷轧板征税之后,中国商务部对此强烈不满,称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做法削弱了美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指出,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各类钢铁产品及制品正在执行的贸易救济税令高达161个,美国钢铁产业已经处于被过度保护的状态,其缺乏竞争力正是过度保护的结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