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北京力引民资破局投资壁垒 因地制宜出细则

2016-07-25 14:49:00

 

来源:

民间投资加速下滑,困局何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据首都之窗昨日消息,北京召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本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力引民间投资。会上指出,北京将从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投资领域、简化审批事项、创新融资服务、加大政策扶持5个方面为民间投资清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项目清单等也即将出炉。

将出项目清单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会上提出,目前,北京的生活服务、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都急需社会资本的进入,对此,委办局和各区政府要集中研究具体工作和项目,“哪些可以投,具体怎么投”。

目前,北京市已经拟定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好本市民间投资工作的措施》,提出26条措施助力民间投资。未来,北京将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22年冬奥会、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新机场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制定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8月下旬,第一批清单就将公布。此外,北京还将引入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的全部环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停车设施。

在重点建设项目吸引民资的具体操作上,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2022年冬季奥运会为例,政府可以吸引民资建设体育场馆,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可以在冬奥会期间的广告宣传、比赛期间的赛事门票收费、比赛结束后场馆再利用等各方面获得盈利。

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方面,赖阳则表示,投资轨道交通的短期获益并不大,为了吸引民资,政府可以考虑将轨道交通周边的土地开发权、经营权一起让渡,“民资把地铁、轻轨建设得越好,周边土地的溢价就越高,民资的积极性也就越大,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专家:引民资力度空前

事实上,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强,已经成为了全国普遍性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民间投资增速比今年前5月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比重较去年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在全国呈现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的同时,北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自今年4月以来,北京市民间投资增速接连下降,今年前4个月、前5个月和上半年,增幅分别同比下降5.1%、6.9%和10.4%。对此,今年5月,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察组第五组组长严之尧指出,北京市在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在为全国提供引领示范方面还应有更大的作为。严之尧表示,北京尚有个别部门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配套政策、信息不公开等问题。此外,企业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也是民间投资需要面临的问题。

本次《措施》明确提出,禁止对民资单设附加条件、中关村要试点简政放权改革、一批市属国企要率先启动混改、投资养老机构政府会有补助、发布吸引民资清单等多条措施。

赖阳指出,近年来,北京多次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但实施细则还未厘清,本次能够列出吸引民间投资的项目清单,且试点简政放权、启动国企混改,很多措施在此之前从未出台过,“这样的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也能看出北京促进民间投资的决心”。

因地制宜出细则

在今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直言,一些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而是“没门”。李克强指出,放开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破除民间投资的隐性壁垒,才能打破投资“没门”的困难。

同样的难题也发生在北京身上。去年7月,北京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首次对明显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行业严格禁止准入,全市包括农业、服饰业、纺织业、制鞋业等55%的行业都受到了禁限,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坦言,这对北京的民间投资转型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阶段性影响。

不过,在禁限非首都定位行业的同时,李士祥却指出,禁限只是针对产业转型,不能因此抑制了民间投资,“北京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在生活性服务业、科技型创新企业、生态环保产业等方面,都急需社会资本的介入”。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需要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北京如果要在高精尖领域吸引民间投资,除了进一步落实已有政策外,还要颁布更多细则,让在京企业有投资信心。此外,融资难的问题仍旧有待解决,只有把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才能更好地激发社会投资的活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