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人民日报:国企应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债务违约问题

2016-08-05 14:29:00

 

来源:

今年发生的中国信用债违约近七成都来自央企和国企,其中“共和国长子”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更是引发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对该事件提出点名批评,认为国企应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债务违约问题,必须打破刚性兑付,以此促进债市健康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在5日刊发题为《国企违约,应按市场规则处理》的署名评论文章,指名点姓地提到了第一大股东为辽宁省国资委的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文章称,东北特钢资产负债率远超警戒线,各种贷款、债券还是一路绿灯,债务居然超400亿元,就是一个“刚性兑付”的例证:

国企之所以债务规模偏大、债务率过高,主因就是把政府当保姆、当靠山,而金融机构也患“国企崇拜”病,总觉得政府可以兜底。

债券发行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可避免有违约的风险。而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漠视,存在着刚性兑付依赖。在发生兑付风险时,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政府信用,也总是动用纳税人的钱,补市场的窟窿。

在当前环境中,国企依赖刚性兑付,令市场面临风险。人民日报写道:

当前,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国企兜底的能力越来越弱,一旦发生国企债券违约,动辄几十亿元,政府即便想兜底也有心无力;更重要的是,刚性兑付使国企债务风险越来越高,杠杆率不断提高,风险积累也越来越大。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在陷入困境之际,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援助。但人民日报文章强调,“援助不等于兜底。”

“刚性兑付”长期存在,这种政府兜底的方式使得债券市场扭曲失真。因此,人民日报文章援引此前“权威人士”的观点称,“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所以,“必须打破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打破,信用债的定价回归市场,企业再发债券,其利率就会由市场根据不同行业的投资风险定价,利率和资金会优化配置,一些落后产能发行债券就会越来越难,这对于去产能、去杠杆,国企的深化改革、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巨大。

对政府来说,则要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应该权责对等,该由市场来做的事情,不越位、不缺位。不能动不动就拿纳税人的钱来为国企的违约买单。同时,政府“援助不兜底”,该作为的必须作为。处理债券违约,要有底线思维,立足于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同时,人民日报还试图消减市场对于中国信用债市场债务风险的疑虑,称:

应该看到,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违约率很低,构不成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在今年的违约事件中,涉及民企9家、金额28亿元;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6家,但是金额却达164.7亿元之多,占违约总金额的66.5%。

国企和央企的债务违约比例高于民企,这和过去两年明显不同。对此,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

首先,宏观基本面是带来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产能过剩是我国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特征,煤炭、钢铁等主要集中在央企和国企,而现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让过剩产能退出,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央企和国企出现“违约潮”是一个正常现象。

其次,是结构性的问题。目前国有企业正在面临一场改革,未来发展方向各界都在探索,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债转股等都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路径。所以,从央企自身的企业结构来说,现阶段不确定性比较大。

第三,央企在过去几年曾经历了快速的扩张,违约的央企不乏大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在过去,人们普遍把被冠以“中字头”的企业笼统看作央企,理所当然的认为其背后有央企的信仰背书,但实际上,这些企业的资质、经营状况差别悬殊,信用风险也会比较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