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中国金融业占比“超英赶美” 发展失衡凸显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2016-08-19 15:20:00

 

来源:

衡量一个经济体金融与实体之间发展是否协调、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有许多指标,如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资产价格等,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之比”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尚未受重视的指标。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为8.5%,刚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数据则上升到9.2%。近年来,中国经济博彩化趋势明显,“现货交易”、地方交易所等各类灰色、黑色交易规模惊人,尚不知这些是否已被充分统计,如果统计不充分,则公布的数据存在低估。从纵向看,2007年之前这一指标一直徘徊在5%左右,2008年后开始逐步上升。相比之下,英国、美国分别只有8%和7%左右,日本和欧洲甚至低于5%,不知不觉间,在这一指标上中国已轻松实现了“超英赶美”,在大型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GDP是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增加值的加总,所以,这个指标的含义非常简单,它表明全社会有多少资源和多少回报流向了金融业。金融业是服务业,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发展,对其他行业来说它充当着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不足机器运转不畅、磨损大,润滑油过多则会造成打滑、空转,所以,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要协调发展,发展不足与发展过度都是有害的。美、日、欧都是发达经济体,不存在金融业发展不足问题,因此它们的数据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各发达国家中,英、美的金融业有较高的比例为别国提供服务,占比高一些可以理解,日本、欧洲等以本国为主要服务对象,该指标一般在5%左右。所以,从横向比较看,中国金融业如此高的占比是实体与金融业发展失衡、经济结构畸形化的有力例证。

2012年央行制定的“十二五”目标将这一指标保持在5%左右,应该说是理性的、合理的。大幅高于5%的数据,除了表明金融业已畸形发展之外,还易造成误导,让人产生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发展得很好,产业结构已经高级化了的假象,从而掩盖教育、科技、医疗等发展不足的事实。

中国金融业畸形发展,部分是近年来金融自由化的结果。金融自由化本身没有错,但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更不能把它当作解决经济困难的手段,如同一架机器内部出现了机件故障,拼命添加润滑油并不能增加这台机器的动力。日本等国当年搞金融自由化时,这一指标也出现明显上升,但随后就爆发了危机。金融业畸形发展的另一原因是畸形的金融崇拜文化。邓小平当年曾说过,金融活则全盘活,这是在金融严重发展不足环境下的判断,但很多政府官员刻舟求剑,渐渐形成金融崇拜的文化,各地争相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争相扶持金融业,甚至对一些灰色、黑色金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一些西部省份不仅金融业发展很快,而且占比指标也排名靠前,这真的引人深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