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机械设备行业:机器人产X量IA增 速低位运行

2018-11-24 08:02:00

 

来源:国开证券

10月国内机器人产量延续低增速。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10月,国内机器人产量为9590台/套,同比下降3.3%,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长。2018年1-10月,国内机器人产量为11.85万台/套,同比增长8.7%,较1-9月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较2017年1-10月68.9%增速下降明显。

下游需求相对较弱及基数原因,致使机器人产量增速放缓。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利润4407.2亿元,同比下降1.4%,尤其第三季度增速出现明显回落。2018年1-10月,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3.2%,与2017年同期11.2%的增速相比降幅较大。2018年10月,我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11.6%,连续两个月同比降幅超过10%,2018年1-10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4%,累计同比增速趋势性下滑,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及手机行业产量下降对机器人需求有较大影响。此外,2017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出现爆发性增长,较高的基数也是2018年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大因素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第一,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减速机、伺服系统、控制器占据工业机器人成本的70%左右,我国在三大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应用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第二,高端产业低端化。目前我国机器人产能存在结构性问题,工业机器人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多自由度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2017年,国内市场外资、内资品牌销量增速分别为72.10%、29.70%,外资品牌增速远超过内资品牌导致国产品牌销量占比下降5.9个百分点至26.85%。尽管2014-2017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长率高达110.48%,但2017年销量占比仅为17.5%左右,在汽车、电器电子等主要市场与外资品牌仍存在较大差距。

多重驱动因素共振,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长期来看,在人口红利到期、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上升至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85台/万人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与韩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20年我国机器人密度目标为150台/万人,未来我国机器人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IFR预计,2018-2021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占比仍将稳定提升,20.42%的复合增长率高于全球13.37%的水平。我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在于降低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抢占高端产品的市场。机器人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载体市场空间巨大,建议关注机器人、埃斯顿、拓斯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