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利润增速回升 不良生成压力缓解
20Q3行业业绩概览:利润增速回升,不良生成压力缓解。
1、Q3上市银行整体利润增速回升,核心盈利能力回暖。1)利润增速提升: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营收、PPOP、利润增速分别为5.2%、5.8%、-7.7%。Q3在不良生成压力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上市银行拨备计提力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单季度同比+21%,19年为15.1%,20Q2则高达+71%),单季度利润增速相比Q2大幅提升20pc至-4.1%;2)非息扰动拖累营收:上市银行Q3单季度收入增速(3.2%)、PPOP增速(3.5%)相比Q2下滑3pc、2pc,主要是债市波动下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少增406亿,拖累营收增速约3pc。3)核心盈利能力回暖。从银行“核心经营收入”的角度看,息差下行压力趋缓,驱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提升0.2pc至6.9%;而国内疫情影响减弱、资本市场活跃度较高的情况下,结算、银行卡、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需求旺盛,银行整体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提升3pc至9.1%,核心盈利能力回暖。
2、息差下行压力边际减轻。1)披露息差的20家上市银行整体息差(前三季度累计)为2.07%,相比20H下降4bps;2)按期初期末平均余额口径测算,上市银行Q3单季度息差相比Q2回升3bps,其中资产端收益率继续下降5bps(降幅收窄),负债端综合成本率下降8bps。在行业同业利率已整体回升的背景下,预计主要是存款成本压力边际有所缓解。
3、资产质量:不良生成压力边际缓解。1)不良仍在暴露: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1.50%)略升3bps,拨备覆盖率(217%)略降4.4pc,拨贷比(3.26%)基本持平;2)但不良生成压力稳步缓解:单季度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20bps。个股分化:国有大行+股份行整体盈利回暖,宁波、招行“强者恒强”。
1、国有大行、股份行盈利回暖。1)收入:Q3单季度利息净收入增速分别提升了0.2pc、0.4pc,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均提升了4pc;2)利润:Q3单季度利润增速分别为-3.1%、-4.7%,相比Q2分别提升了23pc、20pc。
2、城商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上半年利润增长相对较好的城商行(累计同比增长2.95%),Q3加大拨备计提利润,单季度利润增速下降至-11.6%。
3、“强者恒强”:宁波、招行。
1)招商银行:作为行业零售龙头,充分受益于国内疫情冲击减缓的环境,这直接体现在Q3的报表中:
A、业绩增速回暖:得益于零售贷款投放恢复+存款结构优化,其累计息差逆势提升3bps;同时银行卡、财富管理等业务回暖,带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回升14pc至15%;最终收入、PPOP增速分别提升了2pc、3pc;
B、资产质量稳步改善:逾期贷款相比Q2继续下降11bps,其中零售贷款逾期率下降10bps,信用卡下降30bps至3.20%,不良生成压力地缓解下招行自然放缓拨备计提力度,单季度利润增速回升14pc,“由负转正”。
2)宁波银行:保持优异核心议价优势的同时,资产质量一如既往地稳定,相对同业的优势更加凸显。
A、累计息差大幅提升8bps+财富管理等中收业务稳步推进,核心经营带来的收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Q3单季度同比增速高达35.3%(行业最高),相比Q2提升9.65pc,年初以来逐季提升。
B、资产质量稳步改善,不良率为0.79%相比6月末持平,关注率为0.54%继续下降5bps。Q3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516%、拨贷比4.08%、分别提升10pc、0.9pc。
4、业绩改善品种:邮储银行、平安银行等。
1)邮储银行本身资产质量较优,上半年应对疫情拨备大幅多提59亿(+21.3%),Q3资产质量稳步改善的情况下(测算不良生成率仅0.14%),Q3单季度计提拨备约70亿,同比少提52亿,拨备覆盖率(403.2%)、拨贷比(3.55%)环比稳步提升3pc、1bps的情况下,自然释放利润,单季度利润增速恢复至13.48%,为国有大行+股份行中最高。
2)平安银行作为零售业务为主的银行,也相对受益于国内疫情缓解的环境,再加上Q3加大了核销及处臵力度,不良率、逾期率大幅下降33bps、51bps。在这种情况下,其拨备计提力度减弱,Q3单季度利润增速回升至6.1%的同时,拨备覆盖率(218.29%)略升3.4pc。
3)股份行中兴业、光大、华夏等银行均实现了单季度利润增速“由负转正”。未来怎么看?国内疫情冲击缓解,银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稳。
1、资产质量:冲击最大时候已过,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健。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
1)对公方面,工业企业利润单月增速已连续4个月在10%以上,测算工业企业利息保障倍数(TTM)已逐步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5.32倍);2)零售方面,主要失业率指标已持续下降,9月末25-59岁人员失业率已下降至4.8%,基本恢复至年初水平。
2、息差:边际下行压力正逐步趋缓。经济企稳+货币政策逐步回归中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3.2%左右的水平。1)资产端:LPR再度连续下调的概率较低,新发放贷款收益率有望逐步企稳;2)负债端:结构性存款的强监管+理财货基收益率下行带来的回流,银行存款端成本边际上行压力有所减弱。2021年初LPR重定价完成后,行业息差有望逐步企稳。
投资建议:看好极低估值下,银行自身基本面向好带来的估值修复空间。1)基本面:行业20Q3业绩表现较好,业绩增速回暖,不良生成压力缓解。2)情绪面:“金融让利”已“靴子落地”,经济企稳趋势较好+TLAC等资本要求下银行需要合理利润补充资本,未来让利压力或边际缓解;3)交易面:银行PB(LF)当前仍仅0.68x,9月末公募基金持仓比例仅2.92%,均处于历史底部,银行的基本面改善趋势持续,未来股价弹性或更多的取决于市场的投资偏好。4)个股策略:精选个股,穿越周期。风控过硬、核心议价能力强的优质银行存量包袱较小,也将更快实现出清,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邮储银行、常熟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