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海亮集团:在诸暨,看见大国底气

2021-05-11 17:16:00

 

来源:互联网

摘要:海亮的全球化进程,也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缩影。

文/董晓孝

2021年,农历辛丑年。这一年,对中国人来讲,意义非凡。

时间定格在这年3月18日,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对话。面对美方代表布林肯、沙利文等外交人员对中国的咄咄指责与挑衅,中方代表杨洁篪、王毅等外交人员,义正言辞、据理力争,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

“我们把你们想的太好了”、“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美国的这个老毛病应该要改一改了”……中方代表强硬回怼的画面,不禁让网友们感叹中国的崛起与强大。

时间轴拉回至120年前的辛丑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字场面,与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场面。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尽管都是农历辛丑年,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没有外交的弱国。

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火药味十足,这一堪称“激烈”的中美外交事件,占据了国内外各大媒体头条,也将载入中美关系史册。120年后的中方代表,何以挺直腰板、猛烈还击美方的傲慢无礼与横加指责?

诚然,最主要的是我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具体说来:一是以歼20和航空母舰为代表的大国重器;二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拥有完备而健全的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并深度融合全球价值链,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下,很快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可以驰援国际,这才是有责任的大国底气。

在诸暨,看到的大国底气

距离阿拉斯加5000公里外的浙江诸暨,一眼望不到头的工业园厂区,墙上挂着醒目的防疫抗疫红色标语,庞大的自动化机器设备,正在流水线上飞快地运转,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每一个零件都咬紧牙关,加班加点工作。生产车间外,大型货车卸货装货、进进出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全球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世界各地经济流动明显缓滞,但在浙江诸暨这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所在地,制造业企业却生产繁忙,热火朝天。集装箱打包好的铜管铜棒加工品、服装纺织品、电磁线等制造业产品,正被一辆辆大型货车赶往货运码头,输送往世界各地。

浙江诸暨这个人口不足150万的县级市,却涌现出13家A股上市公司:海亮股份(002203)、盾安环境(002011)、万安科技(002590)、露笑科技(002617)、浙江富润(600070)、菲达环保(600526)、海越股份(600387)、千足珍珠(002173)、大东南(002263)、步森股份(002569)、天立环保(300156)、申科股份(002633)、宏磊股份(002647),仅诸暨市店口镇,就诞生了8家上市公司。因此,店口镇被称为“资本市场第一镇”、“中国最有钱的镇”。

海亮集团诸暨总部图

这些上市公司支撑起诸暨活跃的经济,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环保新能源、纺织服装、珍珠、袜业等6大产业,已被这13家上市企业基本覆盖,海亮股份、露笑科技、宏磊股份3家企业均为铜加工相关产业,盾安环境、万安科技、申科股份属于机电装备制造产业,菲达环保、天立环保、海越股份是环保装备及新能源产业,浙江富润和步森股份系纺织服装加工产业,千足珍珠主营淡水珍珠养殖与加工,大东南则是新型材料产业。

13家已经上市的制造业公司,它们像河流的支干,以诸暨为源头,水系密布,默默流向全国各地,流向世界各地……

在诸暨珍珠般耀眼的13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家大名鼎鼎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是铜加工龙头企业海亮集团。

1989年成立的海亮集团,总部位于诸暨市店口镇,最早起家于铜管、铜棒等加工产业。经过30多年的经营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加工企业之一,中国最大的铜加工出口企业之一,是铜加工行业精细化管理标杆企业。

全球铜加工龙头“海亮”

“从长远来看,我们海亮在坚持内循环的同时,战略上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程度。一方面,我们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自动化技术输出,来重构流程,改造制造流程和工艺流程,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给内循环市场提供优质价廉的铜加工产品。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际大循环。从原材料供应到冶炼加工环节,再到终端消费市场,国内铜资源非常稀缺,原材料供应环节不得不找全球的大循环。”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青财经》采访时表示。

海亮集团,谐音于企业创始人冯海良。历经30余年,冯海良将诸暨一家铜材料小企业,发展成全球铜加工龙头企业,并在2019年、2020年接连两次跻身世界500强排行榜。2008年,海亮集团旗下主营铜材加工的海亮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海亮集团已在全球布局铜加工产业,浙江、上海、广东、越南、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内外地区建有19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基地9个,东南亚、北美和欧洲市场有10个基地,形成庞大的铜产品加工制造全球网络。

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海亮股份在2008年~2019年期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化增速均达15%,连续10年呈增长态势,是铜加工行业非常少见的“穿越长周期、业绩稳增长”的企业。据海亮股份最新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海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5.73亿元,同比增长35.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61.09%。

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曹建国

海亮股份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与集团扩张并购和全球布局的战略不无关系,用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的话来形容,就是“做多做大。通过并购收购,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总体产能。”在铜加工板块,海亮早期通过收购国内铜管厂扩大总体产能,2015年起加快海外布局,2016年先是8.8亿元并购Luvata集团、再斥资3000万美元收购美国JMF公司,2019年又以1.19亿欧元收购KME集团在欧洲的5家工厂,快速完成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产业布局。

2020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海亮集团铜加工板块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虽然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由于海外需求的减少和海运费用大幅增高,净利润同比下调。不过,据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透露,随着国内疫情的基本结束,以及国外疫苗的普及,总体来看,今年海亮铜加工板块营收和销量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净利润相应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海亮集团通过并购、收购方式,建立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借助全球化布局以及规模效应,大幅降低风险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一步一步走向全球铜加工龙头企业宝座,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海亮的全球化进程,也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缩影。

制造业中的“孺子牛”

“企业须有青云志,俯首甘为孺子牛”用这两句话来描绘制造业企业海亮集团,再形象不过了。

诸暨店口的一家铜材料小企业,在冯海良的带领下,逐步发展成为多产业布局的国际化大型综合企业集团。目前,海亮集团主要聚焦教育事业、有色材料智能制造、健康产业三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海亮股份、海亮教育、海亮国际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海亮起家于铜加工产业,所以我们把有色材料智造作为主业。无论是前30年,还是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始终坚定主业。”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对《中国企业报·青财经》说道,“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守正、善行、致远;二是坚持以成本、质量、技术领先,来引领行业发展。”

何谓“守正”?曹建国解释说,就是走一条正确的路,这条路要坚守下去,坚持走下去。“善业”既是说海亮做的是善事,同时也表示善于经营,海亮一直坚持“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的发展理念。“致远”则代表要实现“百年卓越海亮”目标,更要把铜加工主业做好。

作为海亮集团的核心主业。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球铜管产能200多万吨,海亮集团拥有铜加工产能超110万吨,毫无疑问是世界级铜管加工龙头企业。随着铜加工产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以及5G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的海亮有志于成为铜基新材料引领者。

海亮学校全景图

除了铜加工主业,海亮集团创始人冯海良非常重视教育,可以说,教育事业是冯海良心中又一重要的产业板块。早在1995年,冯海良就在总部诸暨厂区创建了海亮外国语学校,此后又逐渐拓展至小学、初中、高中等K12教育,坚持“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海亮教育集团,于201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是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基础教育集团,同时也成为国内K12领域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

现在,海亮教育已布局全国13个省市,拥有40多所中小学校、50多家幼儿园所、80000多师生,建立起贯穿早教、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涉及普通教育、国际教育、艺术教育、特殊教育与教育培训、教育研究等多领域的大教育产业体系。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2月海亮集团推出了500万年薪重金求贤“星青年”人才战略计划,给予新聘的博士高管年薪500万,在互联网上刷屏成为热点话题。

明康汇生鲜菜市门店

健康板块,明康汇生鲜品牌,是海亮集团近年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关于明康汇的创建,坊间广为流传一个故事:2010年前后,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为解决海亮教育数万名师生食品安全问题,冯海良一皱眉、一拍桌,就决定自种自养,为学校食堂提供质量安全可控的生鲜蔬菜食材。随着参与越来越深,海亮集团在国内外建立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和相应的渠道,食材品类越来越齐全,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明康汇生鲜品牌。

无论是制造业铜加工产业,还是民办教育板块,又或者是生鲜食品的打造,海亮都做得特别重,一头扎进去,以孺子牛精神俯首深耕,为的是不忘来时的“青云之志”——做一家受人尊重的伟大的百年企业。

浙江诸暨,这个面积仅有2300多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却孕育出海亮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上市公司。作为大国重器之一的中国制造业,正因为有浙江诸暨这样活跃的地方经济,有海亮集团这样的千千万万头“孺子牛”,在新冠疫情这样愈是艰难的困境中,才愈能够咬牙坚挺、迎难而上,展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