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松果出行:共享电单车迎来西南新变局

2021-07-08 19:04:15

 

来源:互联网

2020年,是共享电单车疯狂发展的一年。这“疯狂”在长沙被无限放大,巨头疯狂投车,“当地政府叫停都叫不住”,一年疯投4.6倍,猛增36万辆,大规模的“电单车坟场”第一次出现……随着长沙政府对共享电单车强监管措施出台,一夜之间46万辆共享电单车被清退仅剩6万余辆。

一二线城市禁入,五环外的城市蓬勃,冰火两重天让玩家必争的西南县域市场增添了新的热闹,共享电单车在这里正在迎来新变局,巨头下沉、竞争加剧了、政府监管进一步加强、运营支出增加了……

当前,行业格局正在向着“理性且有序”的方向演变,更多声音是“监管提前介入,不走共享单车老路”,“企业重投入,精耕细作”……不过,这其中也有“不变”之处,如早在三四年前年就进入西南县域市场的松果出行,因为率先布局精细化管理,先发优势反而愈发凸显。

那么,未来共享电单车在西南将如何发展?

空间广阔 县域共享电单车迎来巨头

2020年以来,滴滴的青桔单车、美团、哈啰等都围绕县域市场做大手笔的“跑马圈地”。据媒体相关报道,整个行业去年共享电单车的总投放量达到了过去两年投放总和的2-3倍。这样的高投放量2021年还在继续。

三家企业为何对西南情有独钟?其实是看中了下沉市场共享电单车的广阔空间。

根据易观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供给侧持续优化服务、需求侧认知度与使用意愿不断提高,县域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商业价值巨大,未来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但目前每年交易额尚不足100亿元,距离顶峰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玩家们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最早看到这一市场空间的,正是松果出行。早在2018年6月,松果电单车率先布局云南县域市场,如今落地城市数量已经占云南县城的“半壁江山”,远超同行。类似情况不只是在云南有,在四川、西藏、贵州等西南省份县域市场也先后出现。因为气候、地理等条件适宜骑行,以及当地公共出行系统不完善,西南历来都是共享两轮车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翟光龙在松果出行创立初期时发现,相比交通体系供给充分的一线城市,县城对于共享电单车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对于很多公共交通体系不够完善的县城来说,共享电单车可以替代公共交通工具。“一线城市则具有明显的潮汐效应,运营效率并不高。”此外,县域城市运营面积较小,也更容易实现精细化运营。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松果出行已经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正好验证了其对县域市场的判断。

反观滴滴美团哈啰的共享单车“三巨头”,过去几年在一二线市场的共享单车业务上并不顺利,于是把目光转向了营利性更好的共享电单车。这时,巨头进入下沉市场,“小而美”的县域共享电单车还是一个好生意么?

政策趋严 “唯快不破”策略难以奏效

巨头进入下沉市场,用的就是五六年前共享单车的那一套“快开城、猛投放”,然而,县域市场的市场环境正在不断改变,巨头们过去时常奏效的“互联网流量思维”,在交通出行领域并不奏效。

2020年可谓共享电单车野蛮生长和激烈竞争的“元年”,“无序”状态从共享单车领域蔓延到了共享电单车。在成都、昆明等西南城市,超量停放、占用盲道、堵塞交通常家发生,政府不得不为其“苦果”买单。最终,相关部门纷纷采取专项清理整治,在一些集中堆放点,甚至出现了新的“共享电单车坟场”。

很多西南县城也向成都昆明学习,纷纷执行高压监管政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实行招投标和配额管理。然而,共享电单车巨头们,谁也不愿意主动让出市场,为了抢夺市场,“天价竞标”亦有出现,甚至西藏的一些高海拔城市也成了必争之地。

当前,政府管理的抓手之一,就是严格的配额制,比如最近正在推进共享电单车落地运营的丽江市华坪县,通过严格地比选,从12个玩家中选出松果出行和哈啰出行,每个玩家给出的配额明确规定为600辆。

政府管理的抓手之二,就是强力监管,严格清退违规投放。在西南一些县份上,当前就常出现共享电单车被清退的情况,其中也不乏巨头投放的车辆,运营无序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巨头们为了尽快完成占领市场的目的,广泛引入代理商和加盟商,在利益最大化面前他们的运营投入相对有限,运营秩序无法保证。

政策趋严的情况下,巨头想以重金入局抢占市场,却发现自己有劲使不上。

近期,易观咨询发布的《中国大县域共享电单车市场洞察》报告中显示,当前在全国县域市场上,松果出行已经进入700多个县城,而哈啰、美团、滴滴三家巨头经过一年的大力投入,各自进入100-200个县城,成效有限。

相反,松果电单车这样的先入局者先发优势愈发明显。在多个省份多个县城招标引入共享电单车时,松果电单车实现了头名入驻,这充分说明其精细化运营理念及标准得到了广泛认可。

以去年年底举行的贵州省兴义市共享电单车引入公开优化选择为例,当时包括上述4家在内的13家项目企业参与,经过车辆样品演示和讲解,以及合作方案汇报后,联合评审团进行主客观评价打分,公示结果显示:松果出行高居第一。因此,松果出行获得最多的市场配额,如今这些车辆已经投放运营。

同样的情况在云南多个城市出现,比如最近新开城的红河县城,在和哈啰出行同时得到准入的情况下,松果出行以政府评估总分第一名的身份实现进入;再比如,距离昆明五六十公里的嵩明县城,一直被多个玩家觊觎,但始终没有得到准入,就在4月份时松果出行成为了第一个被政府引进的共享电单车品牌……

精耕细作 做“重”链条的松果出行样本

早在两年前,松果出行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巨头入场进行了大量的预判和推演。翟光龙认为,如果用一线城市“铺市场”“抢流量”的思路来争夺下沉市场,一定无法奏效。

翟光龙表示,很多玩家发现交通行业的需求非常旺盛,就想着怎么增大投放,匹配供给,认为海量投放是唯一出路,这是互联网流量逻辑。但是共享出行行业并非纯流量驱动的行业,应该站在交通行业的顶层设计角度去看问题。交通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不同,交通资源比如道路资源、停放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超量投放,更不能抱着与监管博弈的思维方式开展业务。

从县域的实际情况看,县城管理半径很小,政府管理能力很强,必须获得合规准入,否则动辄就会被清退。然而,“合规准入”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事,松果出行一直主张面向政府“主动纳管”,建立匹配监管要求的运营体系。但这一能力体系的建立,不仅花费金钱成本,也消耗时间成本。

明晰这些痛点之后,松果出行持续加大资源投入,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今年以来,松果出行无论是对车辆摆放,还是对仓库的管理,都提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力投入、房租支出等。松果出行西南省份多位城市主管表示,尽管这些支出增加了,但从行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投入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伴随着巨头以及其他玩家相继入场,用户体验的博弈谁也不敢马虎,包括松果出行在内的共享电单车玩家纷纷通过车辆升级换代、保养等方式改善车况,以持续保持用户的良好体验。

在这方面,松果出行甚至为坡度大的城市量身定制共享山地电单车“风火轮”,这是行业首创。6月16日,国内首批共享山地电单车投放云南“山城”红河县城,其在动力、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市场现有的共享电单车。

“猛投放、轻运营”的模式正在瓦解。为确保效益最大化,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松果出行等玩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松果的做法越来越“重”,成本支出剧增,这无疑引发不少争议。翟光龙却认为应该坚持“做重”,有些业务是拼长板的,有些业务拼有没有短板,共享电单车业务是后者。因此,只有做“重”链条,才能构筑足够的竞争壁垒,真正实现“与时间做朋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