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传统基建新基建双管齐下 二季度投资增速有望快速回升

2020-04-25 07:55:00

 

来源:互联网

传统基建新基建双管齐下 二季度投资增速有望快速回升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我们企业去年全年生产17660台,今年计划全年生产21000台左右。虽然今年2月疫情影响了销售,但3月与4月挖掘机销售量极速上升。我们目前的订单供不应求,挖掘机全线缺货。”4月22日,湖南一家大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此表示。

挖掘机被业界视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风向标,也被视作经济晴雨表之一。虽然今年1月和2月国内市场挖掘机销量同比出现下降,但3月数据令人惊喜: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3月,纳入统计的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49408台,同比涨幅11.59%,其中,国内市场销量46610台,同比涨幅11.24%。

在政策方面,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就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短期内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海外疫情蔓延将对我国进出口带来更长时间的影响,‘稳投资’将在2020年‘稳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其中,基建投资作为宏观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抓手,肩负着托底经济的重要使命。”

传统基建+新基建

“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六保’工作,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那么无论是传统基础设施,还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未来都将加大投资力度,以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于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新时代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潘向东还表示,“二季度随着海外疫情蔓延,我国外需行业将受到冲击,消费由于受居民收入约束效应影响,短期托底经济的作用有限。根据3月份高频数据,目前只有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建投资趋稳,因此未来我国在加大传统基建的投入力度同时,将会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防止疫情对经济短期冲击,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和就业。”

范若滢也向记者指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冲击,新型基建与传统基建缺一不可。因为一方面,当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区域不平衡性,传统基建仍有较大的发力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大新型基建投资既有利于调节经济结构,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我国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有迹象显示地方稳投资也在加速发力基建: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举行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将启动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的“大基建”。同时,进入4月份以来,重庆、贵州、湖南等地纷纷集中开工一批新基建项目。安徽、广东、浙江、山东等地新基建项目库或投资计划也相继出炉。

就此现象,范若滢对记者分析说,“近期多地密集推出稳投资举措、加快基建项目开工进程,主要目的在于尽量减少疫情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她预计,随着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效率提高,预计二季度相关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基建投资发力将带动整体投资的回升。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恢复至正增长区间。

官方数据也显示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明显: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9.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0.6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