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煤制气:中国需警惕的“大跃进”

2014-08-16 10:30:00

 

来源:互联网

煤制气:中国需警惕的“大跃进”

项目计划总产能高达2250亿立方米/年,已投产产能近27.05亿立方米/年,建设中的产能为143.95亿立方米/年——计划项目产能规模几乎是已投产和建设项目的12倍,这就是中国煤制气产业的现状。

天量规模背后,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煤制气项目学习模板的美国“大平原”项目近日却被研究者指出是一个惨败的案例。

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变化中心的研究员、能源与环境政策专家杨启仁在近日发布的《美国美制天然气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中指出:投资20.3亿美元的大平原煤制气项目不仅在投产一年后,运营企业即宣布破产,并且生产煤制气的碳排放是常规天然气排放的5倍,耗水量为常规天然气的50倍。

“造成这个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煤制气的技术远未到可以进行产业化生产的程度以及对于未来价格的过分乐观。”杨启仁表示。

作为1973年石油危机后增加能源自主需求计划的产物,美国首座煤制气示范项目于1980年启动建设,当时计划购气合约价格为每百万英热单位6.75美元,而运营商预计建厂完成时的1984年,天然气价格能上涨到每百万英热单位9~10美元。但是那时价格并未如期上涨,大平原公司的商业模式无法持续,仅经营1年就宣布破产。作为担保人的美国能源部最终接手了这个项目,直到2010年利润分享期结束时,美国能源部从该项目中获得的收益甚至低于在此期间支付的贷款利息。

让人担心的是,在中国的煤制气项目上,也让人看到了相似的影子。最早进入煤制气项目的大唐集团在这个夏天计划将内蒙古赤峰克旗煤制气项目转让。而这一项目与大平原项目采用的也是相同的技术路线,即鲁奇碎煤加压气化技术。

大唐化工高级工程师曾在采访中表示,2013年开始向中石油北京管网送气以来,累计停车41台次,其中设备原因24台次。目前该项目日均产量200万立方米以上,年均产能在4亿立方米左右,这仅仅为其计划产能的四分之一。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的投资额为257亿元,而业内人士透露,该项目总投资肯定已经超过300亿元。

事实上,对于煤制气技术的成熟性以及环保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这从国家产业政策态度的摇摆上可见一斑。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重点抓好的五类项目里面就包括煤制气。大批项目规划就此提出。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再次明确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以下的煤制气项目。这一年,发改委只核准批复了4个项目:大唐发电内蒙古赤峰克旗40亿立方米/年、辽宁大唐国际阜新40亿立方米/年、内蒙古汇能16亿立方米/年和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四个煤制气示范项目,态度转向保守。

但2012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煤制气产量将达150亿~18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的8.5%~10.2%,这又一次推动了企业的产能建设热情,截至2014年6月新增18个项目获得发改委的“路条”开展前期工作,这些新增项目的计划产能规模达到758亿立方米/年。

就在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出《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这当时被业界解读为国家限制发展煤制气产业的一个信号。然而,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8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天然气调价通知中却提出:进一步落实放开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气源价格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政策。这意味着今后参与这些领域的企业可能获得更为自由的定价前景。显然,这又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利好消息。

回顾煤制气的发展历程,天量规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建设起来的。

上百亿元的投资留下了什么:工厂、就业岗位,还有污染。由于采取蒸腾处理,碎煤加压气化技术需要很大的污水处理池,是否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和排放的空气污染,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可以说,煤制气项目在美国的经验呈现的是一个“多输”的局面。但在中国,还是有一个赢家,那就是地方GDP。

但在地方政绩以GDP考核为核心的时代,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项目必然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事实上,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自煤价开始持续走低之后,煤化工就成为“转型升级”的出路之一。

按照绿色和平组织的统计,目前已投产、在建以及备案签约的煤制气项目共计达到50个,其中新疆25个、内蒙古19个,山西两个,宁夏、甘肃、辽宁和安徽分别各一个。其中缺水严重的西北地区计划产能占到全国总计划的72.4%。

“从各个方面来讲,技术、经济性、排放问题,我们不能绝对做出在中国煤制气就不能发展的结论。但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做这个事情要很慎重。所以我们认为,目前还是搞示范项目,现在上的几个项目,到此为止,上500亿恐怕都太多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表示。

事实上,在美国大平原项目“折戟”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出现过:那就是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包括美国能源部在内的价格预期都是上涨,但是随着价格管制的放开,美国常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投资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所导致的结果是天然气价格在1982年~2000年间几乎没有变动,但受市场开放而引致的“页岩气”革命的爆发,在2000年之后,成功将天然气价格拉低,并使得美国开始变身成为能源出口国。

价格改革、能源转型,现在的中国正在面临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同样的难题。政策如何发力?发生中国煤制气的“大跃进”,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