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浅谈区域电网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6-09-02 09:15:00 来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本文通过对区域电网公司历经十四年沉浮的回顾,结合山东魏桥和广西百色的孤网运行,分析新电改背景下的山西园区型区域电网和京津唐区域电网的试点政策,以期对发展产业园区能源体系市场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区域电网的前世今生

2001年原国家计委上报的电力改革方案是“1+6”模式,即设立国家电网公司,下设6个区域电网公司,而2002年实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5号文”)则采用了“2+5”模式,即设立了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含山东)、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含内蒙古东部)、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含福建)、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含重庆、四川)。自此,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垄断电网行业近十四年,随着本轮新电改9号文(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电网行业的整体格局并无实质性改变的迹象,但区域电网公司的命运却几经沉浮,早已是沧海桑田。

5号文明确,以国有独资形式设立国家电网公司,由国务院授权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设立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华中(含重庆、四川)电网公司,在其经营范围内,原国家电力公司资产比重较大,其组建工作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各地方以所拥有的电网净资产比例为基础参股,组建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南方电网公司,其经营范围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海南,在其经营范围内,原地方电网资产比重较大,其组建工作由控股方负责,按各方现有电网净资产比例成立董事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并负责经营管理。

区域电网公司的主要职责是:经营管理电网,保证供电安全,规划区域电网发展,培育区域电力市场,管理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则进行电力调度。

国家电网公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处理区域电网公司日常生产中需网间协调的问题;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等。

电改5号文的思路是,把南方电网从原本设想的六大区域电网(即华北电网、东北电网、西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南方电网)中单独抽调出来作为改革试点,待试点成功以后,借鉴其发展经验,再将剩下的五大区域电网逐步从国家电网中拆分独立出来,进而形成全国六大区域电网公司的竞争格局与五大发电集团遥相呼应,进一步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监管体系和市场运营规则,进而形成区域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统一的区域电力市场,打破电力垄断及省际壁垒。

然而,电网公司的发展并没有按照改革者最初的设想进行,站在新电改的大时代背景下,再回顾旧电改5号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轨迹。从2004年入围《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第46位,再到2016年跃居第2位,国家电网公司的营业收入已由583.48亿美元增长到了3296.013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巨幅增长的历程,既是“全国一张网”工程不断巩固的动态写照,也是区域电网公司从设立、到架空、再到注销的历史缩影。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将特高压电网建设提上日程,2005年正式着手启动特高压电网建设,2009年提出“三集五大”(“三集”是将人、财、物的管理权力向本部收拢集中,“五大”是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大建设、大规划,其实质即权力上移),2011年起,加设西北分部、华中分部、华东分部、东北分部和华北分部,开始大刀阔斧地拆分五大区域电网,2012年将华北电网分拆为国家电网华北分部和冀北电力公司两部分,2016年年中会要求7月底前基本完成区域公司法人注销工作。截止2016年7月,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和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均已被注销,也即五大区域电网公司目前唯独剩下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还在运营。业界普遍认为,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的幸存与其为北京保供电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同时,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在历史形成上也有其复杂性,其他四大区域电网公司都是在省级公司基础上成立,而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则是先成立区域公司后下设省级公司。

二、不得不提的“网中网”

如果说5号文试图通过组建区域电网公司形成竞争以打破国家电网公司一统天下的电网垄断格局是一次失败的尝试,那么新电改9号文显然是对此做了深刻的经验总结,对区域电网只是云淡风轻地提了一句“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尽管存续近十四年的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已被注销四个,但关于区域电网的废存争议,以及各地不断涌现的“网中网”(姑且暂称之为“网中网”,主要是考虑其现在规模还相对较小,与五大区域电网公司相差悬殊,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运行模式又与区域电网公司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直备受业界高度关注。

(一)山东魏桥孤网模式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魏桥”),是一家集铝业、热电、盐化、棉业、棉纺、织造、染整、服装、家纺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连续13年居全国棉纺织行业首位,是中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当然也是世界铝业巨头。根据《财富》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山东魏桥从2015年的第234位直跃至2016年的第163位,而央企中国铝业公司则排在第262位。同时,在2016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山东魏桥名列第3位。

通过多年的自备电厂和自建电网,2013年至2016年1-3月份山东魏桥自发电成本分别为每千瓦时0.29元、0.21元、0.18元、0.17元,其中2016年的最低成本0.17元/千瓦时,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以上,除了给自身的纺织、铝业企业供电外(自用比例在34.76%左右),魏桥热电厂生产的剩余电力还用于外销,经当地政府准许,应用自有管线销售给非合并范围内的关联企业、周边村镇和企业。通过搭建孤岛电网,自行发电、调度、运行、供电,山东魏桥让当地企业和居民用上了价格更低的电。

对于山东魏桥自身而言,由于电、汽能源全部自给,与当地电网系统工业电价相比,自发电成本优势明显,为企业创造了可观利润。更重要的是,依托自备电厂的低成本优势,山东魏桥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兼营业务已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魏桥模式的存在是一个巨大挑战,历史上双方也确实发生过武斗事件。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与山东魏桥达成协议,山东魏桥的余电在满足厂区周边商户用电后重新并入山东电网,实现互利共赢,而此时,距离1999年山东魏桥被国家电网公司通知必须从大电网中解列(邹平县政府当时也被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警告)已过去十二年。

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家的电力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实施输配电网结构分拆反而会带来效率损失,中国若实行输配分开将增加成本600亿至1800亿元。理论上,在大电网系统的规模效应下,大电网系统电价应比孤岛运行的山东魏桥电网电价要低,但魏桥模式却是一个特例。

用自备电厂发电,山东魏桥的电价不含农网还贷资金2分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0.7分钱、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1分钱、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88分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0.1分至0.4分钱等一系列费用,再加上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民营巨头的资金实力,长期稳定的自用电量,山东省在中国电力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在五大发电集团和电网企业的高管中山东人占据了主导力量),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成本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以上的现实,是企业、地方政府和电网公司在特殊历史时期经过多年的利益权衡博弈平衡妥协的结果,客观地说,复制魏桥模式存在较高的难度系数。

谈电改,回避不了山东魏桥,尽管魏桥模式自诞生之日起便充满争议。支持者认为其代表了电力市场化的方向,透过魏桥模式似乎可以想象电价下降的空间,反对者则指责魏桥模式“不合法、不安全、不环保”,没有承担社会责任、是“违法供电”。无论争议结果如何,孤网运行的山东魏桥已在多年的争议大讨论中以骄人的成绩单不断地刷新着世界500强的排名顺位。若暂且搁置争议,新电改下的产业园区能源体系市场建设是否可以借鉴魏桥模式一二呢?

(二)广西百色区域电网

1986年9月13日,邓小平做出了“广西平果铝要搞”的指示,催生了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也让“平果铝”成为远近皆知的品牌。位于广西百色市的平果县,因铝矿藏储量多,矿体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被称为“南国铝都”,百色铝矿产储量大约10亿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可以预见的周期里,铝工业依然将是这个地区的支柱产业,而广西铝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电价高。经过测算,在百色,生产电解铝的盈亏点是一万四千五百元,现在市场价格是一万三千元左右,因此,如果电价下降0.2元,就能超过盈亏点破解铝成本过高的难题。

为此,2014年8月,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区域电网一期工程(新山变电站项目)建设开工仪式在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区举行,现已具备投入运营的条件,几大企业联合发电,向区域电网供电,预期将工业用电的电价从0.6元/千瓦时降到0.3元/千瓦时左右,同时跟毗邻省份云南、贵州实现资源的强强互补,用广西的矿产资源与云南、贵州丰富的电力资源相结合,共走建设园区经济的发展道路。

广西百色区域电网是继山东魏桥之后的又一个“网中网”,相比魏桥模式,广西百色区域电网从可研、建设到投入、运营似乎少了很多坎坷与争议,虽无法判断“网中网”是否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至少可以肯定,小型区域电网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山西园区型区域电网

在刚刚过去的炎炎夏季,各地纷纷发布电改方案,可谓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山西省出台的《关于印发山西省售电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山西方案”)则犹如初秋的一缕凉风,让人倍感清爽。山西方案除了对售电公司的资产、增量配网和结算方式作出了相对明晰的界定和规定以外,其对园区型区域电网的表述也格外令人关注。山西方案提出,“探索构建区域电网运营模式试点”,“以铝循环产业园区为试点,吸收社会资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增量配电网为主的园区型区域电网”,“探索自备电厂承担社会责任、市场决定区域电网价格的发供用运营模式,实现对园区的低价、便捷、可靠供电”。

山西方案以铝循环产业园区为试点建设以增量配电网为主的园区型区域电网,这与同为“铝”产业而孤网运行的山东魏桥模式和广西百色区域电网,很难说只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让业界对发展“网中网”有了进一步的期待空间。

(四)京津唐区域电网

2016年7月29日,国家能源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同意印发<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函》,8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发布《关于印发实施<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则》”),明确提出在京津唐地区建立区域电网,标志着新电改以来第一个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开建。

《规则》明确,“京津唐电网范围内电网企业包括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和北京、天津、冀北电力公司等”,“京津冀电力交易机构正式组建前,京津唐电网内市场运营机构包括华北运营机构和省(市)运营机构,包括: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现有电力调度机构(以下简称“华北电力调度机构”)和电力交易机构(以下简称“华北电力交易机构”),以及北京、天津、冀北电力公司现有省(市)电力调度机构和电力交易机构。

前文已提到,截止2016年7月,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只剩下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没有被注销,而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在2016年8月开始实施的《规则》中却是重要的主体,国家能源局与国家电网公司对区域电网公司废存的态度很耐人寻味。如果说国家电网公司注销区域电网公司契合了国资委关于减少企业管理层级的改革方向,那么新电改设计者在电改二次出发的路上是否有意不愿回到“全国一张网”的电改原点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规则》发布的当天,区域电网戏剧性地上演了一把“大逆袭”,证明在现有系统和装备条件下,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背景下,采用区域控制方式存在巨大潜力和红利,并且不必调用昂贵的财政补贴,这是区域电网和区域电力市场的一次巨大胜利。

据报道,2016年8月11日北京电网最大负荷2083万千瓦、冀北电网最大负荷2160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8月12日京津唐电网最大负荷5865万千瓦、天津电网1393万千瓦、河北南网3362万千瓦,均创新高。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陆续取消了天津电网、河北南网、山西电网、山东电网的独立控制区,即此时由华北作为一张电网由华北网调组织发电计划和运行方式,天津、冀南、山西、山东均丧失独立控制地位,全华北区域共享备用,顺利度过两日的区域最大负荷20191和20681万千瓦,充分显示了作为交流强联网的华北五省,按照区域运行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不需增加装机和所谓财政补助的负荷侧,就能够承受这种持续几个小时的突然尖峰负荷,当然这也是区域电力市场最大的物质基础。回顾当天的数据,还可以发现在华北地区最大负荷出现的时候,五省为统一控制区,仍保证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导则要求的:大于最大一台机组和超过最大负荷5%(大电网2%,小电网5%)的高峰旋转备用,系统挖潜能力很大此时备用仍超1200万千瓦;区域调度对北京按照2150万千瓦预测,在北京最大负荷出现的时候,区域电网及通道仍为北京保留了70万千瓦以上的备用能力和输电能力(在保证北京有130万旋转备用之外),北京电网并未不堪重负。

当然,作为样板工程的京津唐电力市场改革,除了其地理位置的政治影响力,公布实施的动作之快,以及背后中央电改督察组的大力支持等等可圈可点之外,其它很多细节对各省也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待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出台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